(启书有益)大唐故事之浮沉人生之摩诘黄昏(之七)

(0)

相关推荐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86章)

    第86章  安氏兄弟 说起这安禄山,倒也挺有意思. 703年,他出生于东北营州(今辽宁朝阳).父亲是粟特人,姓康,母亲是突厥人,阿史德氏,是突厥族的一个巫师,以占卜为业. 不知为何,阿史德氏婚后多年未 ...

  • 王维特别让人肉麻的一首“情诗”,不是为妻子留下的,却是写给一个男人的

    在陕西省蓝田县境内,有一处令人心驰神往的风景胜地.据史料记载,此处水流潺缓,其波纹旋转如辋,故名辋川.在大唐天宝年间,一位身着长袍头戴官帽的诗人漫步于辋川之中.此时正值秋季,清冷的雨水刚滋润了群山村落 ...

  • 此物最相思(第347章)

    自从王维答应投降后,安禄山就派人将王维从菩提寺接了出来,安置在洛阳城最为繁华的天津桥附近的宅邸中. 几天后,任命诏书下达,王维被任命为给事中,和陈希烈.张均.张垍等人同朝为官,王维心中的苦闷自不必言说 ...

  • 此物最相思(第36章)

    第36章  喜得爱女  千里琵琶 王维喜得爱女的消息,辗转传到了玉真公主耳中. 此时,她刚从王屋山回到长安.她此番回来,和妹妹霍国公主有关. 霍国公主出生于702年,比玉真公主小10岁.719年,由李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07章)

    潼关守住了,长安暂时安全了!然而,高仙芝却隐隐感到不安. 在他决定将5万大军撤回潼关时,一个念头在他脑中一闪而过:不经一战就放弃陕郡,皇上会怎么看他?他如何向皇上交代? 但是,当时危在旦夕的情形容不得 ...

  • 此物最相思(第338章)

    和王维在安禄山面前桀骜不驯不同,崔清代表父亲崔光远拜见安禄山时,假装投降,说了一堆奉承安禄山的话,安禄山很是满意. 此前,安禄山已任命张休为京兆尹,既然崔光远主动投降,便罢免了张休,让崔光远继续担任京 ...

  • 此物最相思(第336章)

    当王维和崔光远儿子崔清被押送到洛阳后,并没有直接去见安禄山,而是被关押在了洛阳菩提寺的偏殿内. 这是叛军临时设置的监狱,专门用来关押从长安俘虏过来的大唐官员. 和在长安时一样,王维和崔清被关押在不同的 ...

  • 此物最相思(第366章)

    话说严庄在洛阳投降大唐后,就跟随唐军来到长安,拜见李亨.李亨考虑到严庄主动投降大唐的诚意和他掌握了安禄山父子的大量信息,决定笼络住他,任命他为司农卿,官居从三品. 严庄名义上是司农卿,其实最主要的任务 ...

  • 王维的传奇:身陷安史叛军中,却凭借一首七绝,在平叛后免于惩处

    王维是唐代著名的大诗人,他在20岁的时候就因才华横溢而享誉京城长安,并于次年(开元九年,721年)进士及第,从而开始了仕途生涯. 王维一生留下了大量优美的诗歌,诸如我们所熟悉的这些千古名句:" ...

  • 大唐伶人——王维

    开元年间的崇仁坊,从来没有少过书生.白衣粗布,手执卷书.他们或许是未来大唐的一颗新星.这其中,就有王维. 大唐文坛里,他是诗佛:大唐政客中,他是伶人. 王维成名早,这是整个公认的事实.九岁时,别的小朋 ...

  • 此物最相思(第82章)

    736年6月清晨,天地清朗,凉风习习,正是一天中最好的时光. 在微弱的曙光中,长安城仿佛一头巨兽,在雄浑悠长的晨鼓声中渐渐醒来,被分割得棋格般规整的一百多处里坊,几乎在同一时间打开大门,四方来客如流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