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坛名家:如何形成书法风格?往往靠的不是技术!
相关推荐
-
新任中书协名誉主席张海论书法,请诸君静听
◇ 张海 谈学术 每一个流派,每一个书家都在书写历史,他们将来能在书法史上占据一席怎样的地位,将取决于他们自己,我们要以宽容的心态来对待不同的意见.不同的声音.只有宽容,不同风格流派才能并存发展.书坛 ...
-
张公者 | 一部艺术史就是一部艺术创造史
张公者,1967年生于辽宁兴城.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工作室导师.西泠印社社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北京大学书法研究所特聘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院研究员.西 ...
-
书法史上,被称为“天下第一”的小楷,这种美让人无法自拔
我们之前谈到过书法史上的一些作品,那些凡是奉命书写的作品,往往都是经典中的经典,这一类作品在文末往往有着"奉敕"两个字,就是奉皇帝的命令书写. 比如学习魏碑的朋友常见的" ...
-
书法史3000多年,传世经典有1000多件,排在前五的是这几幅字!
中国书法史从甲骨文的成熟之日起,到今天已经有3000多年了,在历史的流变当中,能够传到今天的经典法帖也有1000多件,而有人在这1000多件经典法帖当中,挑选出了10件作品,称其为"天下十大 ...
-
他曾7获全国最高奖,书法灵动潇洒,但结体忸怩作态
王金泉王金泉是当代成名极早,且很有创作实力的书法家,此可通过他的履历可见一斑:他几乎入遍了包括全国书法中青展.楹联书法展.行草书书法展.全国隶书展等在内的全国性书法展览,并在前四届楹联书法展获得两届金 ...
-
国展作品需要满足的7项审美共性(二)三、...
国展作品需要满足的7项审美共性(二) 三.有个性 要与古人略有不同,要有一点个人的审美追求,这说明你有思想.有风格,作品才能有标识.风格是一种稳定的长期坚持的表现方式和面貌,形成标识,能够辨别,这是艺 ...
-
书坛名家高进,草书《书论笔论》鉴赏,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好书法
前言: 声明:本文由清雅阁书画原创首发头条,图文版权归清雅阁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致 谢! 练字时,有充足的时间,目的只是写字,因此得以全神贯注,心无杂念,字,自然写的比平时要好. 比之平时,是为 ...
-
晚清书坛名家汪洵,精选16幅行楷书法欣赏:纵横欹正、遒劲柔韧
有人曾说,在民国以前但凡是上过私塾或参加过科举的,无论你是文人武将还是贾士人,都有一个共性:即毛笔字相当出色,也就是我们当今所说的书法.当然,在古代是没有专业的书法家这一职业的,古人视"字乃 ...
-
上海书坛名家胡问遂,15幅行草书法品鉴,书友:多厚重而少灵逸
在近现代的一众海派书法家里,沈尹默先生可谓是其中实至名归的骁楚.我们常说名师出高徒,那么对于书法艺术而言,是否也适合此道理呢?比如在本期的文章中,我们要介绍的就是沈尹默先生的弟子胡问遂的书法作品. 相 ...
-
书坛名家周俊杰、胡传海、汪永江等评论河北美院书法院陈阳静书法
陈阳静,一九八四年十月出生,湖南浏阳人.毕业于四川大学,艺术学(书法)博士,国家一级美术师.现供职于湖南省文联(湖南省画院),书法篆刻工作室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陈阳静作品,从其楷书看,已显示出 ...
-
书坛最后一位书法宗师,书法功力超越了元明清,可媲美米芾
注:本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 在古代时候,很少有人将一生的精力都灌注到书法之上,相反,在很多知识分子.文人雅客眼中,书法是微末的雕虫小技,是研究学问时捎带着的附属品,也可以 ...
-
书坛名家:我是怎样用二十年解决魏碑一些问题的
我学习魏碑大概已经有二十个年头了.总结起来,解决技巧问题和个性风格的确立与完善问题,是我多年苦心经营的两大课题,或者说是两大难题.我的碑学之路,主要是技巧之轮,风格之毂驱动的.解决技巧问题是首要的基础 ...
-
20世纪书坛大家余任天,书法粗率大气,却主动放弃当教授的机会
以"草野之作,不登大雅之堂""草野之人,不习惯应酬"为由,婉拒画坛大名家的求画.约见,又放弃在浙江美术学院当教授的机会,20世纪的书画界无第二人:大半生没有世人 ...
-
米芾书法学习历程,解析其各个年龄段时期的书法风格特点
草莓莉莉呀2020-07-31 21:57:15 米芾学古人不拘守一家, 而是博采众长, 重在创新求变, 不断丰富艺术形式的表现力, 为创立自己的艺术风格奠定坚实的基础. 米芾学书从唐楷入手, 曾在& ...
-
米芾、赵孟頫、王铎的书法风格及其师承比较
金艺丹青2015-06-01 10:21:23 (一)三家书风概述 米芾.赵孟頫.王铎三人的书法风格差异明显,毋庸赘言,但笔者还想再回一下历史上对他们书风的评价,以便下文展开比较论述. 米芾生活在尚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