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地铁1号线客流量排行榜出炉,汉口北循礼门大智路领跑
2020年全年单线车站(进闸+出闸)注:即不包括换乘客流量
客流量前五:汉口北、循礼门、大智路、黄浦路、新荣
客流量倒五:径河、舵落口、滠口新城、滕子岗、码头潭公园
投稿 华中研究会会长冯煜晖
基本情况
武汉地铁1号线位于武汉市长江及汉江以北的汉口地区,西起东西湖区径河站,贯穿东西湖区、硚口区、江汉区、江岸区、黄陂区5个区,东至黄陂区汉口北站,1999年10月,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准立项,于2004年7月28日开通运营。
武汉地铁分线客流:第一档次:2号线;第二档次:4号线;第三档次:3号线,7号线,6号线,1号线;第四档次:8号线,11号线,阳逻线。武汉1号线2021年春季日均34.26万人次客流量。

2004年7月28日,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开通试运营,由宗关开往黄浦路。原来咱武汉比深圳都先拥有地铁的呀!1号线是国内第一条自动闭塞信号系统的线路!2004年1号线刚投入运营时,日均客流量仅2500人次,2007年已超过2.5万。普通节假日超过4万人次,2006年国庆节则创下7万人的纪录。当时,1号线储值票价仅1.2元,和普通公交车一样。车厢内配有空调,座椅还配有电热板装置,冬暖夏凉。8分钟一趟,无需久候。
2014年5月29日,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三期汉口北工程开通,刚通车时,车站每天进出客流只有万余人,现在日均进出客流可达5万人次,节假日最高峰达8万人次,已成为一号线第一大站。

目前的客流来看4B暂时够用,只需要把间隔继续压缩至2分半以内;如果远期考虑的话,扩5B可能是更优的选择。
武汉1号线,4B编组,全长38.5公里,2019年时日均客运量40万多点,高峰期不到50万,最小发车间隔3.5分钟,平均客流强度不到1.2,短期内武汉1号线空间还大得很,更有后续很多新线路分流,从现在的趋势看,2025年之前的极限水平也就是60万左右。
1号线的平均运距长,工作日早晚客流潮汐性显著,另外2、6、7、8几个换乘站都挤在一起,所以热点区间的客流量大。
但是除了早晚高峰外,总体乘车体验还可以,目前看,至少在5年内,完全可以通过大幅压缩高峰期的发车间隔解决问题,当然,这还需要尽快把全线路屏蔽门工程提上议事日程,保障安全性。

14号线不是1号线的补充,他东边连长江新城和后湖地区,一个是未来发展的重点,一个已经是人口稠密的居住区;西边连汉阳火车站和琴台大道,琴台大道沿线也有很多居民区没有地铁,汉阳火车站也是以后交通的重点,还能通过31号线连接古田片区。把这几个地方连到汉口中心的一条重要线路的14号线,不能只算是1号线的补充。
根据2010~2020年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在建的轨道交通1号线计划增加吴家山到东山支线(当时称武汉轨道交通23号线),设舵落口站-走马岭站-东山站-毛陈站-孝感东站,远期预留新墩、荷包湖设站条件。东山线属武汉新城轨道交通,从吴家山沿107国道到孝南东山镇并延伸到孝感东。后来该计划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