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文坛]竺伟的散文《老母深夜智斗盗贼》

(0)

相关推荐

  • 有一种爱,叫不放心

    昨天晚上又见到那位88岁的<坐在路边花坛的老奶奶>,我跟她打招呼,可惜她已经不认得我了,问我是谁? 我有点心酸,想了想,也并没有十万火急的事等着我去办,停下来脚步,在她身边坐下来陪她说会话 ...

  • 姐妹俩

    姐妹俩 □薛彩虹 秀秀和丽丽是一对双胞胎姐妹,两人长得如花似玉,百里挑一,引得七里八乡的小伙子都唾涎三尺.虽为双胞胎,但两人性格各异,秀秀天生任性,自从父亲过世后,她在母亲面前说了不知多少次,执意要外 ...

  • 吴宁波 | 平安夜思母切切 (诗歌)

    平安夜思母切切  文 / 吴宁波 (北京朝阳区) 年年都过平安夜, 今夕又逢平安夜, 年年岁岁夜相似, 今夜思母更浓烈.   往年今夜通电话, 祝母平安情切切, 母子连心话衷肠, 儿未陪伴母理解. 今 ...

  • 淡淡的乡愁红火的年

    春节将至,年的味道也越来越浓,夜幕降临时,博城的街道上成了灯的海洋.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川流不息:高楼大厦的霓虹灯流光溢彩,热情欢迎着来自五洲四海的宾朋:路边矗立的红红火火的中国梦 ...

  • [黄石文坛]竺伟的散文《打零工记事》

    打零工记事   说起来,我也是个打工的"老麻雀".出道那年我还未满14岁,算是一名"大童工".也就从那时起.我断断续续做零时工至大学毕业的26岁.其间既有作为初 ...

  • [黄石文坛]张林伟的散文《姥姥》

    姥姥 清明节的凌晨,我再次在梦中依稀见到了姥姥,她默默无语地呆着.醒后想起这个梦,因为关节疾患加重,本打算今年的祭祀交由孩子们去进行,但想姥姥一定是有事托梦与我,便改变了计划,跛行前往墓地祭拜. 记得 ...

  • [黄石文坛]竺伟的随笔《修棕床记》

    修棕床记 我那张棕床用了近十年,早就中部凹下,很想修一修.一直苦于没有找到这方面的工匠.那天早上上班,在路边买早点,恰好遇到两个修棕床的工匠.一高一矮,高廋矮壮.高的挎个工具包,矮的拧着一些成卷的棕绳 ...

  • [黄石文坛]张林伟的散文《​​半个月饼》

    半个月饼 小时候我家住在黄石大道旁的工人电影院家属区内,不大的院子居住着十几户人家,邻里和睦.友好往来,每天都有开心的事儿. 1963年秋季我该上学了,因为距规定上学的年龄还差两月遭广场路小学拒收.母 ...

  • [黄石文坛]竺伟的随笔《印子粑记事》

    印子粑记事 在所有的米粑中,我对印子粑印象最深.它约有杯口大,上面印有花草鱼虫.鸡鸭鸟禽,图案生动,栩栩如生.印子粑制作也简单,将粳米粉和粘米粉用水调合,按入木制粑模,然后嗑出放入笼中蒸熟便是.既美观 ...

  • [母亲节特刊]竺伟的散文《母亲的纳税情怀》

    母亲的纳税情怀 23年前,六十多岁的母亲用毕生的积蓄买了一个小门面,开起了一家名叫"宁波楼"的小餐馆.拿母亲的话说,退休了,闲得发慌,找点事做.装修了店堂,购回了餐具,申请了营业执 ...

  • [黄石文坛]张海青的散文《古樟新韵》

    古樟新韵 在千年古镇金牛有一棵颇富传奇色彩的古樟,这棵古樟就生长在虬川河畔我的家乡--金山咀. 金山咀坐落在田畈边的一个丘陵上,整个湾子呈箕形,族谱上称之为"金箕地",这估计跟我们 ...

  • [黄石文坛] 赵辉的散文《情系芜湖路》

    情系芜湖路   2010年的夏天,只身一人来到黄石,人生地不熟,有一个同事兼老乡到路上接了我,他是隔壁城市的,看他性格豪爽,几句话下来我们也便熟识起来.   公司当时在亚光新村,出门就能看到磁湖,过往 ...

  • [黄石文坛]张维友的散文《转角的背影》

    转角的背影  下午在校外巷子买完饭,准备回校的时候,偶然间在巷子的转角处看到了那位许久没看到的老太太,老太太的肩上依旧是挎着一个破旧的行李袋,行李袋的两根提绳经过长时间的磨损,被提成了两根黑黢黢的&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