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领略最美的茶乡,一起去茶乡走一走

潭腰茶农曾仁宗来电说,多年来经过我不断的报道,加上网络上疯狂的转发传阅,如今茶园周边每天都挤满了观光客,节假日尚须实施交通管制,害得他开车进出家门都须承受路人异样的眼光。尤其今春以来,山林中的蜿蜒小路被警方划上红线禁止停车,摊贩也多了起来。尽管茶叶的销量大幅增长,但平静的生活却也回不去了。电话中其埋怨的成分多于感谢,让我哭笑不得。

被网友昵称“台湾的千岛湖”的翡翠茶乡。

石碇是文山包种茶的故乡。由翡翠水库上游的鹭鸶潭、涂潭、直潭所环抱的茶园,早于 1971 年翡翠水库规划兴建前即已存在。1987 年,水库兴建完成后,集水区将原本相连的山坡地分割为多个小岛,茶农因此被迫迁往高处,就连祖先留下的四合院古厝也从此淹没水中。乐天知命的茶农为了无农药无污染的好茶能继续留香,依然留在潭腰打拼,结合湖光山色营造出优美的茶园动线,多个孤岛也连接水天一色,成就蓬莱仙岛般的胜境,被网友昵称为“台湾的千岛湖”。

话说清朝同治年间,台湾地区的茶大量外销,自文山茶区经石碇、深坑至六张犁到艋舺的茶路,牵动了当时台湾北部地区经济兴盛的整个贸易网络。1916 年前后,石碇与汐止、竹东并列为“台湾地区三大茶市”,其盛况可以想见。

石碇茶区的潭腰、涂潭两地,一年仅采三季。除了清明左右的春茶与十一、十二月的冬茶制作为条型包种茶外,必须依赖小绿叶蝉“着蜒”的美人茶居然在谷雨前后,即春茶采摘后不久就直接采摘,比新竹北埔、峨眉一带的东方美人茶(芒种至端午之间采摘)足足早了一两个月。出产的茶叶一样能制出金琥珀汤色的香醇茶品,既自然散发着迷人蜜香,又不失传统包种茶活泼甘醇的特色,干茶外观也呈现缤纷的五色。

位于北宜公路沿线的潭腰与涂潭,尽管隶属新北市石碇区,却与石碇老街相距甚远。世居当地的曾仁宗说,潭腰种植茶树以青心乌龙为主,金萱、翠玉次之,但出于成本考量,几乎都以机采方式采茶。我曾多次在茶园内发现完整的鸟巢及尚未孵化的鸟蛋,甚至还有与蛇擦身而过的惊悚经历。显然,无农药种植所言不虚。产制的包种茶茶汤蜜绿或金黄透亮,入口即有绵密细致的兰桂花香停驻舌尖,独特的文火焙香也颇为深远,让人仿佛含进漫山的云雾与绿意,而悠长回绕的杯底余香更令人深深沉醉。

近年,小叶种红茶开始崛起,翡翠茶乡也顺势推出青心乌龙为主的条型小叶红茶,条索特别紧结尖细,茶汤带着甘醇蜜味,汤色鲜红明亮且带“活性”,特有的浓郁花香也令人回味。

正如我常在电视节目上大声呼吁的,“比起价格不菲的高山茶,石碇、坪林一带的包种茶其实毫不逊色,只是消费者近年普遍对高海拔太过沉迷罢了”。另以实际行动呼应,大量订购并精致包装,搭配湖光山色的迷人照片,作为“台湾地区严选伴手礼”赠送客户,果然深受海内外朋友的青睐。

潭腰还有项特殊茶品“急冻茶”。30 多年前才从云林移居此地的庄清和说, 提到闻名遐迩的文山包种茶或石碇美人茶,游客最先想到的一定是坪林或石碇老街,二者皆轮不到潭腰,因此他才突发奇想,大胆地将过去曾经有人尝试、却始终未成气候的急冻茶,作为茶园主力产品。结果是一炮而红,让上山寻幽访胜的游客趋之若鹜。

提到急冻茶,许多人不免想到多年前阿诺德·施瓦辛格在《蝙蝠侠》中饰演的“急冻人”。茶商多以“冷冻茶”称之,做法是在包种茶干燥过程中急踩刹车,将已经萎凋、杀青的茶叶急速放至冷冻室保存。

涂潭畔著名的“台湾版长江第一湾”。

在我的要求下,曾仁宗从冷冻库中取出茶品,茶叶表面还留有冰块结晶,让人惊呼应该改名为“锉冰茶”才是。冷冻紧结成块的茶品必须像普洱茶饼般剥下,置入壶中以滚水冲泡,冲开后顿时香气四溢。比起正规的包种茶,这种茶的花香显然更为凸显清扬。

不过,急冻茶以香气取胜,而非外形的美丑,因此从不考虑传统半发酵茶的“绿叶红镶边”。而乍看之下,仿佛泡过水的茶底甚至还有些其貌不扬的急冻茶,只有亲身体验品赏,才能明白个中奥妙吧?

选自《找茶, 就是找故事》,版权所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