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哼鸣寻找共鸣和关闭位置的感觉

练习哼鸣,寻找共鸣位置的感觉
沈湘教授说:“哼着唱好处很多,在练唱时多练哼鸣不仅能够找到'吸着唱'的感觉,还能得到腔体打开之后声儿在腔儿里振动的感觉.哼出来的声音一定要柔和,不能有挤卡的声音,更不能感到嗓子眼儿有劲儿,完全把声音哼在上面的鼻咽腔和后面的咽管里.最重要的是哼鸣容易得到真假混声的感觉,如果在高音区里能把声音轻松自如地哼出来,当然是带哼鸣的声音,那么,哼多高,开口就能唱多高,而且,唱的高音绝没嗓儿.”
练习要领:
1)用小腹平静地吸气.
2)哼唱时,寻找上、下的通气感.守在鼻咽口上方往上吸气,下头守在腰的两侧往下吸,中间在胸口往下叹气.“两头吸,中间叹”
3)发声时,感觉混着气儿的声音贴着咽壁“吹”向鼻咽腔的“小瓶口”.找到这种感觉发声,很容易得到头腔共鸣位置和深呼吸支持的稳定状态.
4)在“吸”的感觉支配下,整个腔体呈“虚张”之势,在腔体里“找气儿,不找劲儿”.气息越通畅,音色越明亮.
5)记住“哼鸣”的共鸣感觉,将它带进开口音和咬字吐词的发声中,能使演唱变得极为轻松、省力.
男声“关闭”唱法的发声练习
第一阶段
练习一
练习要领:
1.这是闭口“哼鸣”练习,哼鸣时在心里念出a、e、i、o、u 五个母音,用“内听觉”注意倾听各种母音不同的音色,领会与掌握“混合母音”的“心理成型”术。
2.变换母音时,舌头必须放松,舌位自行调整。注意舌头的微小变化。
3.此练习在容易发声的音域中练唱。
练习二
练习要领:
1.嘴的前面保持a母音的口形不动,随音高上升,心里想着混合o母音的音色,用“内听觉”注意倾听音色的变化。
2.“贴着咽壁吸着唱”,当a母音混合o母音之后,注意口腔形成“o音管”和“打开喉咙”的感觉。
3.这条练习适用于在中声区的“过渡音区”中练唱。
练习三
练习要领:
1.唱时嘴的前面保持a母音的口形不变,用心唱出五个不同的母音。从一个母音过渡到另一个母音时,声音要连贯、圆润,没有棱角。母音求“像”不求“真”;高音下降至中低音区时,逐渐配合各种母音的口形动作。
2.音越高心情越平静。颈部、下巴、舌根越放松。舌位跟着“混合母音”的变换,被动地调整。
3.鼻咽腔里将小共鸣点“一拢一提”,以“上吸下叹”的感觉“打开喉咙”。音越高气越大,嗓子眼儿越小。
练习四
练习要领:
1.在嘴的前面始终保持a母音的口形,随音高上行,口形逐渐张大。在“过渡音区”中a混入o的母音音色,“换声区”混入u母音的音色。
2.,“换声区”用u“关闭”高音时,仔细体验咽腔柱肌将声音“拢住”的肌肉动作,仿佛后颈被一支无形的“手拿住了”,在后颈项形成了“u音管”,为高音共鸣创造了良好的通道。
3.音高上行时“挂住前面往后倒”,音色逐渐变暗,只感到有一个小共鸣点在集中力量的感觉中“闪闪发光”,而它的周围被较暗的空间笼罩着。音越高,越向后倒。音色向鼻咽腔里集中。
练习五
练习要领:
1.嘴的前面始终保持a母音的口形,随音高上行,口形逐渐张大。用“心”“混合母音”:由低向高唱a-o-u,由高向低唱u-o-a。
2.随音高上升渐渐进入高音区时,强化“贴着咽壁吸着唱”和“上吸、下叹、吹瓶口”的感觉,“打开喉咙”使喉结下沉。
“关闭”的第一阶段练习,主要练唱换声区开始的三个半音音阶,不要急于扩展音域。经过较长时期的练唱,真正掌握了换声的感觉,在高音区演唱时不感到吃力,才算确立了“换声区”唱法。确立“换声区”唱法的标志是:声音自如,音色“空、暗、柔、小”。
第二阶段
可以用第一阶段练声曲或其他练声曲练唱。练声曲要简单、容易记,以便集中精力注意发声状态。多练慢的,少练快的,多练延长音的练声曲。
第二阶段的练习,是在换声区“关闭”状态确定之后再向高音区的扩展阶段。一般以扩展一个全音为好。
在第二阶段的“关闭”练习中,将向上扩展的两个半音音符的宽母音a+u的音色向撇开的a+o母音的音色上靠拢,以便增加高音的响亮度。
第三阶段
当熟悉了第二阶段的“关闭”要领之后,便可以向音域的最高峰顶“冲刺”。用“关闭”的开放感觉,“让声音贴着咽壁向后往鼻咽腔的最顶端集中”,“捏住后颈、气行与背、声贯于顶、头腔开花”,“全身像喊人一样地积极地唱”。声音向前反射的客观效果是明亮靠前的。
唱最高的音符时,母音由o向a开放。在喉底和头腔以“吸气”的感觉“打开”时,这个最高音a好像“翻”到了后头顶上发声。
收声时哼着唱找到共鸣
哼鸣又叫哼唱,是声乐训练中的基本技巧之一。
从不同的角度来划分,哼鸣有多种多样的名称和哼法。根据发声时主要共鸣腔的不同,哼鸣可以分为鼻腔哼鸣、咽腔哼鸣和鼻腔咽腔混合哼鸣三大类型。
在这三种哼鸣的内部,根据口的开、闭形状,哼鸣又可分为闭口鼻腔哼鸣、开口鼻腔哼鸣,闭口咽腔哼鸣、开口咽腔哼鸣;闭口鼻腔咽腔混合哼鸣、开口鼻腔咽腔混合哼鸣,共计六种哼鸣形态。
哼鸣具有集中声音,寻找声音焦点,体会高位置,感受混声,抬高软腭、拉紧声带,站定咽壁、放松喉咙等功能。不同类型的哼鸣具有一定的共性。但是,每一种哼鸣的目的、方法、要求又是有一定差别的,可以说形态丰富,各具特色。下面对以上几种类型哼鸣训练的目的、方法、要求进行具体阐述和比较,为声乐中哼鸣训练提供依据和参考。
一、鼻腔哼鸣
鼻腔哼鸣主要使用鼻腔共鸣,对于寻找头声、焦点和高位置很有帮助。目前,声乐教学中所用的哼鸣多为鼻腔哼鸣。根据嘴的开度,鼻腔哼鸣有可分为闭口鼻腔哼鸣和开口鼻腔哼鸣。
(一)闭口鼻腔哼鸣
闭口鼻腔哼鸣就是闭着嘴主要使用鼻腔共鸣的一种哼鸣。
目的:体会高位置、混声;用来克服演唱中声音位置低,大本嗓,撑喉。
方法:平视、微笑,口鼻微张,舒展吸气;发声时,闭嘴微笑抬笑肌,将声音贴住软腭、小舌部位,从眉心集中透出。
要求:演唱者发音过程中,头部姿态可由平视逐渐略低。演唱者感觉声音集中在眉心,眉心有明显震动感。要求气息平稳下行;音量中等或稍小;音色稍暗,混声。
(二)开口鼻腔哼鸣
开口鼻腔哼鸣就是张大嘴,主要使用的鼻腔共鸣的一种哼鸣。
目的:体会高位置、声音焦点、混声;张大嘴,抬起软腭、小舌,拉紧后咽壁;克服演唱中张不开嘴,声音位置低,大本嗓,软腭松弛,咽壁软弱。
方法:平视,张大嘴吸气,打开腔体;发声时,声音贴住软腭、小舌部位,集中于眉心,从眉心透出;在吸气的状态上,沉稳用力,气息下行。
要求:张大嘴吸气,嘴型竖张,打开口腔。发音过程中,头部姿态可由平视逐渐略低。大牙抬起,软腭、小舌向上拉起、绷紧,后咽壁立起,嘴型由竖变横(横向拉开);音量中等;音色稍暗,混声。
二、咽腔哼鸣
咽腔哼鸣就是主要使用咽腔共鸣的一种哼鸣。对于体会歌唱时声音的集中、高位置,声带的闭合能力,咽壁的力量及明亮结实的音色有很大作用。
(一)闭口咽腔哼鸣
目的主要目的是:体会声音高位置、焦点,锻炼声带的张力,体会声带振动发音。具体训练方法可分为断音闭口咽音哼鸣和长音。
1、断音闭口咽音哼鸣
目的:感受声带振动,及眉心的焦点。
方法:平视,微笑;口鼻自然吸气;闭嘴,嘴角后拉,使用腰腹的力量,振动声带发音。
要求:发音时口内无空气和空间,上颚、舌头、下颚贴在一起;声音集中、明亮、结实。
2、长音闭口咽腔哼鸣
目的:体会声音的高位置、焦点,锻炼声带的张力和声带缩短变薄,边缘振动发音的能力。
方法:平视,微笑;口鼻自然吸气;发音时使用腰腹的力量,嘴角后拉;声音以声带为起点,从喉咽腔滑向鼻咽腔,从眉心射出。
要求:发音时,口腔内上颚、舌头、下颚贴近,无空间、空气;声音以声带为起点,始终蹭着声带,拉动嘴角、笑肌找眉心;声音要明亮、结实、集中。其实,长音闭口咽音哼鸣可以采用由低到高的上滑音(甩腔)的来练习。由低声区开始甩腔,逐渐增高至高音区。
(二)开口咽腔哼鸣
目的:训练声音的高位置、焦点;扩张咽腔,锻炼声带闭合、缩短、变薄能力;训练声音与声带的配合及协调性。
要求:张大嘴吸气,打开咽腔;发音时在张大嘴的基础上,将声音贴住声带,嘴角后拉,抬大牙、软愕、小舌,拉紧咽壁,柱肌内拉,由低音滑向高音,从眉心透出;发出高位置、集中、结实、明亮的声音。
注意:声音始终贴住声带,不要离开。由低音到高音甩腔的过程中,声音要贴住声带、贴住胸口,声音要集中,始终使用真声,不能变成假声。始终使用沉稳的腰腹力量,不能松懈。
三、鼻腔咽腔混合哼鸣
鼻腔咽腔混合哼鸣兼顾鼻腔哼鸣和咽腔哼鸣,融合了鼻腔哼鸣和咽腔哼鸣的优点,是一种较为合理、科学的哼鸣,其音色柔和中带有坚实、明亮的色彩,丰满而又集中。根据口型可分为:闭口鼻腔咽腔混合哼鸣、开口鼻腔咽腔混合哼鸣。
(一)闭口鼻腔咽腔混合哼鸣
目的:寻找高位置、声音焦点、鼻腔咽腔混合共鸣,锻炼声带闭合缩短变薄能力,竖起咽壁。
方法:平视微笑,口鼻微张吸气;发音时口内自然。稍有空间和空气,声音轻轻蹭着声带,逐渐加力找眉心。
要求:带着咽腔找鼻腔。声音贴着声带起音,口内较自然,有少量空间和空气。
(二)开口鼻腔咽腔混合哼鸣
目的:训练声音的高位置、焦点,鼻腔、咽腔的打开与联合共鸣,声音贴住声带。
方法:张大嘴吸气,打开咽腔和鼻腔。发音时,在张大嘴的基础上,将声音的下端贴在声带的同时将声音的上端贴住眉心,腰腹用力将声音从眉心稳稳地发出。
要求:声音的下端贴在声带的同时将声音的上端贴住眉心,用力要稳妥,有韧劲。声音有鼻腔咽腔的混合共鸣,既柔和又结实。
(0)

相关推荐

  • 鼻腔、咽腔、混合哼鸣方法,个个都是大学问!

    哼鸣 哼鸣技巧是声乐训练技巧中的重要技巧,哼鸣又叫哼唱,也是声乐训 练中的基本技巧一,一般用m.eng 或者文字"哼鸣"来表示. 哼鸣具有集中声音,寻找声音焦点,体会高位置,感受混 ...

  • 练习哼鸣的三种正确方法

    练习哼鸣的三种正确方法

  • 寻找一种浪漫的感觉

    浪漫不是法国人的专利,中国人同样可以有自己的浪漫方式,尤其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地球越来越小,人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过去写信需要一个月才能相互交流一次,现在在网络的帮助下,几秒钟就能完成.当然,来 ...

  • 哼鸣寻找法

          哼鸣寻找法 开口哼鸣法,试着用哼鸣寻找法寻找共鸣. 第一步.调整好站姿(脊柱要挺直,肌肉要放松): 第二步.睁开双眼(眼睛里要闪着黑宝石一样的光芒): 第三步.张开嘴巴(做啃苹果状): 第 ...

  • 站桩启示录(五十二)寻找十指间对应感觉

    闲暇时间,经常练习十指间对应的感觉,会在站桩中产生意想不到的的效果,有助于精神的集中.回收.聚焦.听话. 寻找手上十指间一一对应的感觉,即左右手每一个手指都要有对应的感觉,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估计堵塞 ...

  • 唱歌如何寻找头腔共鸣感觉?

    头腔共鸣在意大利也称为面罩共鸣,是声音处于头腔高位置上的一种唱法.如果歌者在歌唱时获得了充分的面罩共鸣之后,就感觉额部鼻子周围.额头.后脑以及两边额骨包围的空间在发生振动,这种感觉就像吹一个短小精致的 ...

  • 寻找意识之门——感觉信息是如何被体验到的?

    只要人们醒着,他们的大脑就会不断地接收各种强度的感觉信号.几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想知道,为什么一些信号会进入意识,被人们体验到,但其他类似强度的信号却一直存在于无意识的黑暗阴影之中.究竟是什么控制着分 ...

  • 怎样寻找京剧演唱中的共鸣 ?

    (内容来自网络) 怎样寻找所需要的共鸣 寻找共鸣最好以在学唱中逐步模仿的练习为主,专门的共鸣练习为辅,也就是最好在腔里找,适当注意共鸣的培养. (一)从气息方面着手 从气息方面来讲,找上面的共鸣往里收 ...

  • 潘书朋:经典语录——寻找一种回归童真的感觉

    136.目前的教育还叫做教育吗?就是在以考试分数论英雄,几乎所有的人都是极度焦虑和不安,把孩子的成长错误地认为是考场的鏖战,这应该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悲哀! 137.目前的状况是很多学校把学校变成了&qu ...

  • Cell Reports:寻找意识之门——感觉信息是如何被体验到的?

    只要人们醒着,他们的大脑就会不断地接收各种强度的感觉信号.几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想知道,为什么一些信号会进入意识,被人们体验到,但其他类似强度的信号却一直存在于无意识的黑暗阴影之中.究竟是什么控制着分 ...

  • 在“食为天”下寻找自己的感觉

    网上查的克隆人 这几十年来,吃的问题确实存在严重问题.许多人没有想到,但真真切切地遇到了.初始,是假酒假烟,慢慢发展到食品添加剂.比如吊白块,二恶英,苏丹红,瘦肉精,三聚氢胺,皮革奶,等等,等等.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