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楼市调控趋严,下半年房价会降吗?专家是这么认为的!
相关推荐
-
约谈,下一个!限购限贷,太原的“第一次”
太原楼市新政策来了! 继成都.哈尔滨.贵阳.长春.佛山.西安这6个城市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之后,太原作为被住建部约谈的12个城市之一,也紧跟调控脚步,于近日印发<关于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实施意 ...
-
2017天津楼市:房企赚了 土地热了 市场冷了
2017天津楼市记 房企赚了 土地热了 市场冷了 2017年过去了,2018年翻开了新篇章.在陆续出炉的市场报道中,一份"2017年房企销售百亿榜"迅速吸引了大家的关注.报道指出, ...
-
多城市频频限购,中国"过剩的钱去哪"成难题
文\潘永堂 深圳又出新政了 一般都是930,结果这次国庆节各大城市"连环炸"! 新鲜,刺激,惊恐之余,也窃喜政策"石头"终于落地了! 深圳10月4日晚,老潘还在 ...
-
又到9.30!2天7地楼市调控升级,郑州会跟进吗?
地盘说 从去年"9.30"限购至今,楼市调控的步伐并没有慢下来.一二线城市以及环北京.环上海等区域内的三.四线城市楼市调控频发. 随着调控满周年的昨夜今晨,多城市发布新政加强调控, ...
-
韩楼市调控5大招,特定人群只能一套,多套房者抛售还来得及吗?
房价问题已然是全球性问题,我们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这个定位,是我们在调控上的前瞻性,当然也是多年的教训倒逼出来的政策,这个定位不只是在中国,其实哪里的房子都应该是用来住的,首先应该满足居住 ...
-
凤凰半年谈│天津“调控年”下的八个疑问 你关心的都在这
经历了2016年楼市猛涨的热潮后,2017年成为业内公认的调控年,在一季度的最后一个月,终究楼市调控还是势在必行,在过去的半年里,全国各地出台的各类楼市调控政策超过百余条.调控频率之快,涉及范围之广, ...
-
楼市起伏击鼓传花,快轮到郑州了?
地盘说 新的一年,郑州楼市供需矛盾不仅得以缓解,成交量稳中有增,价格也将修复.回升. ✍️ 撰文 | 李逍遥 ☞ <地盘>特邀撰稿人 不动声色间,楼市又开始躁动了. 最近,北上广的寒冬 ...
-
刚需上位时代来临,你准备好了吗?
白领和成功人士浏览世界的窗口 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 从2016年的"9·30新政"算起,楼市调控至今已出现5轮升级.其中,仅2018年以来出台的大大小小的调控政策 ...
-
【同策观察】广州楼市调控新政精准出击!
【同策观察】​广州楼市调控新政精准出击!
-
昨天,又一城市跟进 “二手房指导价” !
2020年末楼面组织粉丝团购南沙,短短几个月后每平已涨近10000元,现南沙团购已圆满结束!在经过多番实地考察,数据研判,楼面认为在当前珠海货源紧张,部分楼盘已经开始摇号选房,已经到了上涨临界点,上周 ...
-
明年起,囤房族或将“逐步消失”?专家表示:楼市3大信号已出现
现在的囤房族等同于炒房族,他们通过金融杠杆,囤积了大量房源,既不出租,也不出售,就把房产空置在一边,人为导致房产资源的空缺,各城市房价的不断上涨.资料显示,国内的一线城市房产空置率在20%,而二三线城 ...
-
南京深夜抛出楼市炸弹,下半场调控逻辑非常明显了!
" 继深圳发布楼市收紧政策仅一周,首个跟进的城市来了! 7月23日凌晨,南京楼市爆出深水炸弹,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产局等7部门联合出台楼市新政,涵盖土地出让.优先购房.完善限购等九项具体措施. ...
-
楼市进入“严打模式”,下半年还要不要买房?
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 此次会议要求,下决心解决好房地产市场问题,坚持因城施策,促进供求平衡,合理引导预期,整治市场秩序,坚决遏制房价上涨.会议 ...
-
调控政策或要补刀,郑州买房人如何应对?何时出手?哪些区域?
一.调控错了,房价将暴涨更高!其实任志强也被自媒体坑! "错误的调控手段会让需求在一段时间以后集中爆发,所以下一轮会比这一轮涨得更高."近日,不少自媒体以之炒作,标题党似地声称&q ...
-
郑州楼市成绩分化明显,八月或上演另类战争
地盘说 与其说现在郑州房价维稳,不如说这个城市的房价正在蛰伏,上涨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 撰文 | 李逍遥 ☞ <地盘>特邀撰稿人 最高会议重申房住不炒,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
-
华哥论市 抢人还是抢钱 怪招托楼市?
中兴被美国禁芯而停产,惊醒了中国的科技大国梦.全国各地争抢人才,各种优惠政策,吸纳落户. 其中房屋政策,把调控下的房地产市场重新炒热,抢人才变成抢钱财,地方财政困难,怪招托楼市? 房住不炒最高指示下, ...
-
对标西安:郑州是否应该“限购扩容、提高首付、加码限售”
地盘说 "限购.限贷.限售"成为了当下楼市调控的新常态,诸多城市都概莫能外.西安4.18出台政策,"限购"."限售"."限贷&q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