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风物】长桥卧波的鲁桥






心靜性閑 巫娜 - 蓮心不染 (筆墨有法喜 禪悅在新聲 古琴 巫娜)






这是元人咏泗水上鲁桥词句。
鲁桥镇北部,有一座古老的石桥,建于何时,已无从查考。传说,建桥时,有一位长者路过这里,他先是站着看。后坐下来敲打一块石头,丢下就走了。待石桥合龙,横竖摆弄不好。有人提议,把老头丢下的石块搬来试试。结果,不大不小,正好。石桥遂成。石匠们这才恍然大悟,那长者原来是鲁班。乡亲为了表达对鲁班的感谢之情,给石桥取名:鲁桥。镇因桥得名,称鲁桥镇。

鲁桥镇是南四湖北端的一座古镇。现属微山县治。史书记载,在唐时已为重镇,咸通年间(公元860 ——873 年),平定庞勋之乱,曾有官兵4千人驻扎这里,可见当时鲁桥镇的规模已相当可观了。元代大运河通航后,设有都漕运司。明代设有巡检司。到了清代,鲁桥镇不仅是繁华兴盛的水运码头,而且成了绿水环绕,芳草幽香,环境优美,名胜众多,闻名遐迩的重点名镇了。这时就有八景之说,即:横跨运河东岸的“杰阁跨河';池水深碧的“砚墨古池”;术桥三孔的长桥卧波';巍巍峨峨的“奎楼焕彩';泗水尽头的“沙洲春泛”;飞金耀彩的“仲子古祠”;洞窍朝阳、圣泉汩汩的“东山浮翠”和芦荷掩映生姿、 渔舟往来不绝的“西湖绕堤”。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