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小看这部「成龙大战生化人」

本文首发于电影界网站

本文字数:1117

阅读时间:4分钟

《机器之血》上映后,口碑扑街,豆瓣评分5.0分,不少观众打了2星。

到底有多难看呢?

从影片内容来看,《机器之血》比以往的成龙电影升级了不少,以往都是人与人打斗,这次是大哥与生化人,加入了科幻元素,是国产片做不好也很少做的事情。

这样,即使那些已经对成龙几十年不变的动作喜剧反感的观众,看到“科幻”两字,也会想去支持一下吧。

以往和成龙对打还是人,这一次在《机器之血》中,变成了生化人,稍带点科幻的味道。

不过放心,成龙的电影,招牌就是喜剧+动作,科幻只是药引子。

《机器之血》中双方交火混乱,有时候根本分不清是谁在打谁。一会是激光枪,一会是手枪,双方交火,看起来也不像那么回事。

大反派打赢了,不是果断撤退离开,而是要话唠一番,这时成龙大哥逮住时机,满血复活,逆袭扭转。

想说:能不能再套路点?

看完之后,又感觉这一大看点又是槽点。

《机器之血》放在国产片中,关于生化人这个题材还算是新鲜,但是国外关于这个题材早已拍了好多,国内观众也都看过不少。

如果《机器之血》再说点别的,还有希望让人们拍手称好,偏偏这部影片重点不是在生化人上,而是披着科幻外衣的动作喜剧片,正反派就是个符号,和以往成龙在《十二生肖》、《天将雄师》中的设定相差不多。

除了科幻,这部影片还加入了宗教、警匪各种元素,导致一些戏看起来就是废戏,可有可无。

例如欧阳娜娜在学校在霸凌和罗志祥的双节棍的桥段。

当然这也是我看过的打戏最拥挤的一部成龙大哥电影。

不仅有飙车戏、爆破系、对打戏、跳伞戏,还有像《新警察故事》那样屋顶对打

看完真的会感慨成龙大哥真的好拼,老了,还在打。

从2015年开始,成龙电影数量变多了,暑期档、国庆档、贺岁档都会看到成龙上上下下那几招,《天将雄狮》《绝地逃亡》《铁道飞虎》《功夫瑜伽》《英伦对决》《机器之血》……

战场从中国、俄罗斯、印度再到澳大利亚,走得也是《速度与激情》系列、《变形金刚》系列。

故事套路没变,只是地点变了。

成龙这两年的电影基本都是口碑很低,票房有保障,当然除了今年国庆档上映的《英伦对决》,这部影片口碑相对要高些,但票房也相对之前成龙喜剧动作电影要少些。

因为,成龙的这些动作喜剧片都是用一个简单、通俗的故事,反复用那些动作喜剧套路,击中观众的内心。

就商业回报而言,非常美好。

但是,就影片口碑而言,真是一言难尽,不少观众对成龙动作喜剧都有免疫力了。

那么,《机器之血》票房会怎么样呢?先看看成龙这两年作品的票房、口碑情形。

2012

《十二生肖》豆瓣6.6分,票房8.8亿;

2016

暑期档

《绝地逃亡》豆瓣5.5分,票房8.8亿;

2016

贺岁档

《铁道飞虎》豆瓣5.1分,票房6.9亿;

2017

春节档

《功夫瑜伽》豆瓣5.0分,票房17.5亿,是春节档票房冠军。

2017

《英伦对决》豆瓣评分是7.2分,票房5.3亿(相对来说,少了不少)。

可以说,成龙大哥的电影,就是图一个乐字,对口碑不必太较真。

眼下,贺岁档正被口碑较好的《芳华》带热,《芳华》票房已经累计9亿多,这两天破10亿不成问题。

那么整体大盘的走热,也会相应带动其他影片票房,年度票房冲击550亿,十分有希望。

《机器之血》尽管口碑不高,但是在贺岁档作为稀缺的动作喜剧片,之后的票房空间还很大,应该会在8亿左右。

题图均来自相关电影资料与网络截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