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连科发表纽曼华语文学奖感言:你认识了这个村庄,也就懂了中国

(0)

相关推荐

  • 琚建波║写给故乡的诗(散文)

    在很久以前,我曾经写下过这样的诗章,"埋葬往事的草坡在春日离离/东家西家的飞短流长/在三月的田野上疯长/只有野花埋葬秘密/只有水流更无声/只有那村口的歪脖子树/对着天空一往情深--(< ...

  • 中国十大最美乡村

    中国西北第一村--白哈巴 村落是形形色色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始起点,不管是西方还是东方. 人类社会发展历史长河在村落沉淀下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 乡愁.故乡情怀是对"生我养我"的村庄的怀 ...

  • 海南发现72座水下村庄,人类生活迹象明显,海底真的有人居住吗?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人类虽然是目前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具有智慧的生物,但是地球太大了,没有人敢断言在这个星球上不会有别的高智商生物,因而人类也一直致力于探索地球上的一草一木,每一块土地.虽然到目前为止,我 ...

  • 【美文选读】回不去的村庄

    麦子怎样收回家,怎样上场,怎样碾了,怎样晒干,我像一个局外人一样全然不知.我觉得自己欠着那片庄稼一些什么,更多的亏欠则是对父母而言的.村庄的麦子怎样由油绿变为发亮的黄,我没有看见,我只听到嚓嚓的收割时 ...

  • 阎连科获颁纽曼华语文学奖:我用写作证明,那个村庄就是完整的中国

    2020年10月30日,天气微凉.穿着紫红色羊毛外套和蓝色牛仔裤的阎连科坐在河南嵩县老家的院子里,喝着热水,旁边有人在调试机器,过一会儿他要接受一家媒体的视频专访.这时,桌子上的手机 "叮& ...

  • 阎连科获纽曼华语文学奖感言

    <一个比世界更大的村庄> 女士们.先生们,尊敬的评委: 在这特殊的新冠岁月里,我们以如此独特的方式,进行纽曼文学奖的颁奖活动,这将成为我们大家日后独有的记忆,印刻在我们彼此的文学生涯里.是 ...

  • 译研人物|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赵兰振访谈录

    编者按 2017年3月29日,"中国当代文学精品海外译介与传播论坛"将在北京举办.为了让读者和观众更好地了解与会嘉宾,中国文化译研网特此对参会的作家和机构代表进行了专访.此篇文章为 ...

  • 阎连科获纽曼华语文学奖感言:“你认识了这个村庄,也就真正懂了中国”

    2021年3月10日下午,第七届美国纽曼华语文学奖颁奖仪式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堂举行,受纽曼华语文学奖主办方委托,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陈剑澜为著名作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阎连科颁发纽曼华语文学奖 ...

  • 决心书与阎连科获奖感言比较

    决心书与阎连科获奖感言比较      杨连山 年月日,南阳市十四中学校语文教师杨连山,至解放路南头的荷花旧书市场,买了53本书,其中有一本列宁著的<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幼稚病>中夹有一份决心书 ...

  • 关于阎连科老师最新长篇《中原》的一些看法

    今天读完了阎连科老师的最新长篇小说<中原>,感慨万千.首先是阎连科老师一直保持着先锋姿态,不断在文学创作中寻找新的叙述方式和写作技巧,这部长篇小说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文体创新和叙述模式的 ...

  • 阎连科:我们一直在疏忽父母和长辈生命

    很少会有一个字眼,能像母亲那样,令人动容.在母亲节之际,本号祝天下母亲节日快乐. 我们一直在疏忽父母和长辈生命 文/阎连科 (1958年8月出生于河南洛阳嵩县田湖瑶沟,中国当代作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

  • 写给母亲 | 莫言 · 贾平凹 · 阎连科

    母亲 莫言 我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县一个偏僻落后的乡村.5岁的时候,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 ...

  • 阎连科 :这世上大概就属中国作家最聪明了

    文|阎连科 现在,在生活中舒适和健康,成了全世界人们生活质量的标准,是中国人生活是否幸福的衡量指数.但作家不是这样.作家是那种无论你多么幸福,他都是内心充满焦虑和不安的人.作家是那种在世界上最爱自寻烦 ...

  • 阎连科:在生命中剩下的时间里,笑着等待死亡

    生命与时间是人生最为纠结的事情,一如藤和树的缠绕,总是让人难以分出主干和蔓叶的混淆.当然,秋天到来之后,树叶飘零,干枯与死亡相继报到,我们便可轻易认出树之枝干.藤之缠绕的遮掩. 我就到了这个午过秋黄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