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战争中指挥员的必备本领

在信息化条件下作战,指挥机关运用多种指挥手段进行多算、精算、细算,为指挥员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但还是具有一定的假设性。为“能打仗、打胜仗”,指挥员必须掌握“概算”本领,由“感性”指挥向“理性”指挥转变。
指挥员在指挥作战过程中最核心的作用,就是定下决心。指挥员定下决心依据从何而来?粟裕大将说过“打仗就是数学”。换句话说,指挥员的决心是通过计算而来的。孙子兵法曰“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无算乎”。曹操更是将这段话注解成“选将、量敌、度地、料卒、远近、险易,计于庙堂也。”古人在作战之前还要从多方面进行筹划,在信息化作战的当代,我们更需要稳操胜券的作战筹划——计算。
弄清概算的“质”。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指出,战争是迷雾,是一场盖然性的赌博。我们在战前进行的作战筹划就是为了揭开迷雾,降低盖然性。组织作战筹划,是指挥员带参谋团队,通过多算、精算、细算,将上级作战意图变成决心、决心变成计划、计划变成行动的整体运筹谋划过程。在筹划过程中,多算、精算、细算,指挥员和参谋人员都具有这些能力,是对作战指挥的共性要求。但指挥员在作战筹划中起着主导作用,特别是在定下决心环节,同时还应具有“概算”的必备本领。概算是指挥员对组织指挥作战行动所需能力进行的数量估算。概算是对指挥员的特殊要求,是指挥员必须掌握的必备本领。这是因为,指挥员在定下决心环节,在已知的我情、敌情、作战环境的情况下,通过概算,最终定下作战构想,比如主要作战方向、作战方法、作战编成、作战时间节点等内容,指挥机关和参谋人员围绕指挥员的作战构想,进行多算、精算、细算,使决心变成计划,计划变成行动。作战构想是对作战全局的整体设计,是影响作战进程、决定作战胜负的重要因素。
把好概算的“脉”。指挥员在概算时,要快速把准概算的“脉”。刘伯承元帅在作战筹划上有一句名言:“五行不定,输得干干净净。”他所说的“五行”,即时间、我情、敌情、任务、地形。现代信息化条件下作战,指挥员仍然必须清晰的概算时间节点、作战力量对比、完成作战任务所需消耗物资、作战环境等内容。一是概算时间节点。指挥员在接到任务后,第一时间计算的就是时间。特别是在时间紧急的情况下,指挥员必须清楚的知道上级命令完成任务的时间、概算自己具有筹划的时间和留给参战部(分)队准备的时间,才能够做到忙中不出乱,按照时间节点井然有序的展开工作。
二是概算作战力量对比。作为指挥员必须做到“知彼知己”,清晰的知道对手是“谁”,最大限度的概算其参战力量数量,主战装备类型、性能、数量,大概部署在什么地方,根据自己的作战力量及装备,才能做到科学合理的部署自己的部(分)队,协同各参战力量及友邻,集中优势兵力击溃敌人。
三是概算完成作战任务所需消耗物资。任务明,措施力。指挥员在接到上级任务后,还要概算完成任务所需消耗物资,比如说个人给养、导弹弹药、油料补给等关键性物资,将“好钢用在刀刃上”。如果携带不足,如何向上级申请或者请友邻单位给予帮助,提前制定措施,防止临战忙乱。四是概算作战环境。指挥员还要概算在作战区域内,核生化武器袭击可能造成的后果和防护能力,电磁环境对指挥器材的影响及防护能力,道路和桥梁对部队的机动能力影响,气象水文对作战人员和装备的影响等,以减少对我方不利因素。指挥员只有最大限度的概算,才能“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练好概算的“艺”。指挥员要想灵活指挥,“知彼知己,百战百胜”,就必须施展必备本领,练好相应的武艺,也就是掌握概算技能的方法。一是注重经验数据储备,加强“知己”。最近几十年我军虽说作战实践少,但我军也组织了各级各类军事演习、参与了许多国际性的演习和比武竞赛,所取得的战役、战术和指挥等相关数据,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对武器装备性能检验所取得的平均值,这些都可作为经验数据,编写成读本等材料供指挥员学习。指挥员应在日常实践中善于总结和运用实践经验数据,加强“数据”储备,提升概算“知己”能力,做到概算的“底数清”。
二是注重研究“对手”积累,提升“知彼”。列宁曾经说过“一支军队不掌握敌人已经拥有或可能拥有的一切武器、一切斗争手段和方法,谁都会认为这种行为是愚蠢的甚至是犯罪的。”指挥员应就积极准备方向上和世界军事强国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研究其军队组织结构、作战理论、主战装备等,注重平时的数据积累,搞清“对手”实力,研透作战方法,提升“知彼”能力,主动掌握先机,做到概算的“数据准”。
三是注重研究战例汲取,把握趋势。“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指挥员应在平时的学习、指挥训练、演习中,注重研究总结中外经典战例,以及最近几场局部信息化战争,汲取“营养”,熟知“技术决定战术”下对排兵布阵的要求,把握对“我”组织实施作战的影响,思考我方应对策略,做好概算准备,将“感性”指挥转变成“理性”指挥,做到“能打仗、打胜仗”。

转载请注明来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