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钟故事会 | 晨会变革
我以前晨会怎么开。
一般做两件事情。一是进行值周反馈,把级部的值周反馈读一下,然后点出班级需要改进的地方。
还有就是进行昨日班级的亮点表现进行点评,说一些具体的优秀行为。
当然常常也会伴随着简单的安全教育。
现在早上的晨会时间是7点20-25分,五分钟时间。
讲讲一些反馈,时间也是很快过去了。
这五分钟可以做什么事情呢。
或许我有更多的选择。
直到有一天,早上我走进教室,发现一位孩子的桌面上,放着一本《科学家的故事100》,我翻开这本书,里面是一个个科学家的故事,而且一个科学家的故事只有两页左右,两页读下来,也就是五分钟时间左右。

于是,前几周的某一天,我开始给孩子们读科学家的故事。

读下来,居然时间差不多刚刚好。
于是我决定,以后的晨会时间可以尝试给孩子们读五分钟的故事。
因为只有五分钟,我跟孩子们说,如果谁打扰我,一个故事就读不完的。
于是乎,只要每一次我读,下面的孩子就全神贯注的听,不用再去考虑纪律问题。
孩子对于故事天生就没有抵抗力,大家一定记得孩子刚刚喜欢阅读的时候,肯定是喜欢你一直不停的给孩子讲故事,特别是到了晚上,孩子总是赖着家长再读一个故事睡觉。
连续几周的故事读下来,关于五分钟故事会,也有了几个方面的思考。

1、润物细无声
故事的其中一个最大的功能是把一些教育的意图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孩子们。
“当孩子感觉到你在教育他(她)的时候,教育已经失去意义。”这句话振聋发聩。
故事可以很好隐藏教育的意图。
讲故事的时候,我不再是一个施教者,我既是故事的讲述者,另外我和孩子们一样,也是故事的旁观者。我也是和孩子们一样,感受故事中主人公跌宕起伏的人生。
今天早上讲了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的故事,讲了门捷列夫终其一生都在研究元素周期表,门捷列夫的一生是努力的一生,门捷列夫去世的时候,是坐在自己书房的椅子上的,书桌上放着没有写完的书,手上还握着刚才正在书写的笔。
关于何为努力,何为奋斗,给孩子们读了门捷列夫的故事,已经无需我再多说了。

2、增进师生感情
孩子们已经叫我丁爸,一句简单的称呼,让我和孩子门的距离无限被拉近,有时我也发火,但是发火之后,我们还是和好如初。
老师与孩子要建立良好的关系,不仅需要正式的教学时间(官方交流),更加需要更多的私下交流,一种重要的私下交流是和孩子们一起玩。但是还有一种方式增进师生关系,那就是做学生喜欢的事情,我想每天持续不断的讲故事,会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其实不管孩子们在故事中收到熏陶,我自己也是深受感染,一大早读一个正能量慢慢的故事,那怕简短,总规可以给新的一天充一点元气。

3、作为一种额外奖励
最近,关于讲故事,我还加了一个小小的要求。
那就是每天我走进教室,如果符合两个要求,可以读一个故事。
哪两个要求:窗明几净、书声琅琅。
窗明几净就是最先进来的孩子们,要开窗通风,开灯放亮教室。书声琅琅就是最先进来的孩子已经开始读书了。
做到以上两点,一到时间,我就是开始读。

应该是书声琅琅

4、或许可以读更长篇幅的故事
这段时间,我是一直在读《科学家故事100个》,或者穿插着《今天》,量是绝对够的。

当然,偶尔我也想,来一个篇幅长一点的小说,每天一点,电视剧一样的,每天充满期待,也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