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三百首 |《安公子·弱柳丝千缕》袁去华

安公子·弱柳丝千缕

【宋】袁去华

弱柳丝千缕。嫩黄匀遍鸦啼处。寒入罗衣春尚浅,过一番风雨。问燕子来时,绿水桥边路。曾画楼、见个人人否。料静掩云窗,尘满哀弦危柱。

庾信愁如许。为谁都著眉端聚。独立东风弹泪眼,寄烟波东去。念永昼春闲,人倦如何度。闲傍枕、百啭黄鹂语。唤觉来厌厌,残照依然花坞。

译文

柔弱的柳条千丝万缕,到处都是鹅黄嫩绿,鸦雀争相鸣啼。还是早春的天气,轻寒侵入罗衣,刚刚又过去一阵风雨。我深情地询问刚飞回的燕子:在来时路过的绿水桥边,有一个画楼耸立,可曾看到那位美人正在屋里?我料想她静掩云窗,毫无意绪,任凭琴瑟的弦柱上落满尘泥。
我的忧愁像庾信那样多,不知为谁而双眉攒聚?独立在春风中弹下点点清泪,寄予这雾气迷蒙的江水向东流去。想到这昼长春闲的时日,困倦慵懒怎生挨得过去?闲靠孤枕睡意沉沉,听到那黄鹂的婉声柔语。唤醒后更觉无聊,只见斜阳依然照在花圃里。

注释

安公子: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凋名。此凋有不同诸格体,俱为双调。在此只列一体。前片八句,后片七句,共八十字。前片第一、四、五、八句和后片第二、四、七句押韵,均用仄声韵。
弱柳:柳条柔弱,故称弱柳。
鸦啼处:此指柳树丛中。
罗衣: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
人人:犹言人儿,对亲爱者的称呼,情人的昵称。宋时口语。
哀弦危柱:指乐声凄绝。柱,筝瑟之类弦乐器上的弦柱。危,高,指弦音高厉。此处“危”“哀”是弦柱的修饰语。
庾信愁如许:庾信,南北朝时诗人。
春闲,春日闲寂无聊,觉得天长难以打发。永,长。永昼,即昼永,日长之意。
百啭:鸣声婉转多样。
厌厌:即恹恹,精神不振貌。
花坞:花房。坞,原指四面高中央低的山地,引申为四面挡风的建筑物。
赏析

怀人之作,在古诗词中是多得数也数不清,要做到不和别人雷同实在不容易。袁去华这首《 安公子》就以其构思别致、章法新颖而独有特色。

这首词从写初春景色入手:那嫩黄色的新柳带来万物苏生的消息,同时也使词人胸中思家的种子急剧萌芽,生长。看见新柳 ,自然地想到当日离别时爱人折柳赠别的情景。柳者,留也。作者不但没有被留在家里,如今反而在外地羁留,这怎不教人睹物伤怀呢 ?再说春浅衣寒,又加上风雨,有谁又不想象中的温暖呢?所以前四句貌似写景 ,其实已笼得全篇之意。这首词虽用景语开头 ,但景中含有浓烈的感情 ,这自然除了被人讥笑“意浅笔弱”的可能 。“燕子来时”是由春天的到来而自然引出来的;而燕子来自南方,又自然把作者的思绪牵向“了在南方的家乡”并产生人归落“燕”后的感情。不过,作者没有正面说出这些意思,而只是问燕子在来时的路上是否看见了他的爱人。这一问安排得轻灵新巧,极有韵味,也极情深。况且问语中又设想爱人是在“绿水桥边路”旁的“画楼”上这不是又在暗示对方也在思念自己吗?“料静掩云窗,尘满哀弦危柱”则直写对方情绪。作者的本意是要写自己怀人,但这里却构思出一个人来怀自己的场面,这是很有意思的 。

下片放下对方,又开始从自己方面叙说。词中说象庾信那么多的愁为什么都聚在我的眉端?这是自己向自己发问,问得颇有感慨。庾信的愁,作者是从文章里看到的,这里设想聚在了自己眉端,这种想象也十分新鲜。那么多愁都在眉端 ,如何受得了?因而总得排遣,“独立东风弹泪眼”就是设想出来的遣愁法之一。只是这一句写抛泪者形象,单独看来并没有多少特别的好处,但由于作者是在水边 ,而他的意中人也在“绿水桥边路”,所以他顿生寄泪的念头。这一想法新鲜、大胆,设想的意境又十分美丽、浑厚。假如真能寄得眼泪回去,那将比任何书信都能证明他诚挚的思念。而且因为有了这一句 ,“独立东风弹泪眼”才脱俗超尘,放射出奇特的色彩。可是语虽新奇,寄泪终究是办不到的。痴想过后 ,眼前仍旧是“ 永昼”,是“春”,是“闲”,排愁无计的主人无奈何又向自己发出“ 人倦如何度”的问题,这连续的发问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词人举措茫然的神态和无处寄托的心情,愁思之深也由此更加突出了。同样 ,“ 人倦如何度”的满意答案是没有的,“闲傍枕”就正好说明了并无度时良法,于是作者百无聊赖只好去听“ 黄鹂语”。黄鹂鸣声悦耳,是否它真能稍解苦闷呢?“ 唤觉来厌厌”,作者在黄鹂声中恍惚入睡,又被同样的声音唤醒,醒来后精神“厌厌”地,一点不振,因此我们知道黄鹂语不但没有使作者消忧,反而空添一段惆怅。“残照依然花坞”,仍用景语结尾。同开头呼应 。“念永昼”以下数句,似从贺铸《薄幸》词翻出。像午睡醒时、斜阳犹照之事,人人所曾经历,但构成意境,写入词章,则非有心人不能。

总的说来这首词的想象和构思能不落俗套,结构又十委婉曲折。全词意脉清晰,结构甚巧。设想奇妙而入情,“问燕”与“寄泪”的举动为全词增加许多色彩。词之妙,主要在章法。景起景收,章法浑然。

(0)

相关推荐

  • 燕子的蛋糕

    心灵手巧的燕子 和燕子住的不近也不远,这样的距离既没有说去她家就去她家的方便,也没有想去她家却更本不可能就去她家的干脆,因此,她晒的自制各色各种美食,对我最具有钩魂摄魄的效果. 有一天,半夜的时候她给 ...

  • 袁去华《安公子·弱柳丝千缕》

    安公子·弱柳丝千缕① 袁去华     弱柳丝千缕.嫩黄匀遍鸦啼处.寒入罗衣春尚浅,过一番风雨.问燕子来时,绿水桥边路,曾画楼.几个人人否?料静掩云窗,尘满哀弦危柱.     庾信愁如许②,为谁都著眉端 ...

  • 一个弱女子,生平仅有一首词传世,却被选入《宋词三百首》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 两宋词风盛行,文人骚客最是雅好填词,两宋有名的词人数不胜数,甚至有不少杰出的女词人.虽说古代男尊女卑,但两宋女性词成就丝毫不输男性词人.前有宰相之妻魏夫人.千古第一才女李 ...

  • 《宋词三百首》中50句纯净宋词,温柔了心灵,惊艳了时光

    在我们咿呀学语的时候,古诗词就浸润到我文化血脉里了,清风明月的夜晚,登楼徘徊的黄昏,落花满径的小园--那一篇篇绮丽的作品,深入到我们的骨子里,伴随我们一生. 在诗词中,寻找"纯净" ...

  • 《宋词三百首大全集》上卷全集

    唐诗.宋词.元曲各擅一代文学之胜,形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三座高峰.词是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新体抒情诗,产生于唐,繁衍于五代,大盛于两宋. 词又称"诗馀"."长短句"有 ...

  • 宋词三百首 |《好事近·凝碧旧池头》韩元吉

    好事近·凝碧旧池头 韩元吉 汴京赐宴,闻教坊乐,有感. 凝碧旧池头,一听管弦凄切.多少梨园声在,总不堪华发. 杏花无处避春愁,也傍野烟发.惟有御沟声断,似知人呜咽. [译文] 想起往日宫廷中的池苑,一 ...

  • 宋词三百首 |《六州歌头·长淮望断》​​​​张孝祥

    六州歌头·长淮望断 [宋]张孝祥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 ...

  • 《宋词三百首大全集》下卷全集

    17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代 ·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溪桥 一作:溪头 ...

  • 《宋词三百首》最流行的宋词选本300首大全集

    <宋词三百首>是最流行的宋词选本,是中国1924年编定辑录的宋词选,不分卷,共收宋代词人八十八家,词三百首.编者是晚清(清朝末年民国初年)四大词人之一的朱祖谋(朱孝臧.上强村民),所选作品 ...

  • 《宋词三百首全集》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鹧鸪天·西都作 [宋代] 朱敦儒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分类标签:宋词三百首抒怀志向隐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