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通今丨为什么要与“君子”交朋友?
相关推荐
-
《经典赏析》孔子论君子之行——义
孔子论君子之行--义 孔子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义"即是"宜",指应该做的,合乎 ...
-
论语:君子喻于义(4-16)
孔子反复论述君子.小人的区别,其根本目的是在于强调所提倡的"仁义".本章明确提出了儒家的义利观.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注释] 喻,知晓,通晓, ...
-
周而不比是君子——《论语》悟读【30】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题记 <论语>第二篇第十四章: [原文] "君子周(团结多数人)而不比(勾结),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 孔子说:"德行高尚的人 ...
-
【第82期】音频学《论语·里仁篇第16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就是重义轻利吗?
音频学<论语·里仁篇第16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就是重义轻利吗? 4·16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喻:知晓,懂得.义:合宜的 ...
-
半部《论语》治天下,10句话教你看清君子与小人
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中"小人"和"君子"分别出现了24次.107次之多.我们选取了<论语> ...
-
《论语》通今丨学理科的人,一定比学文科的人聪明吗?
点击上方关注国粹君的"视频号" 文丨国粹君 学理科的人,一定比学文科的人聪明吗? 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的答案恐怕都是--是. 不少人觉得,只有理科学不动了,才会去文科. 每一年新同 ...
-
《论语》通今丨做个让人有安全感的人
文丨国粹君 什么是让人有安全感的人? 我想是立身端正的人. 我们不妨拿<射雕英雄传>举个例子. 熟悉金庸作品的人都知道,<射雕英雄传>中有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四个大神级人物. 分 ...
-
《论语》通今丨这三样东西,无论到哪都要带在身上
人生路漫漫,何曾有坦途. 在人生这条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波折. 有时,我们摸爬滚打,历经磨难,可未来的道路,依然模糊难寻,让人失落.失望. 有时候我们不免会想,有没有那么一样护身符,可以保 ...
-
《论语》丨白居易入了佛境,君子入了仁境
白居易有一首诗,写他七十一岁时,行住坐卧都在念佛,诗中说:"行也阿弥陀,坐也阿弥陀,纵饶忙似箭,不废阿弥陀".佛家信众念佛的这种执着精神与孔子理想中的君子追求仁的执着情怀,可谓是佛 ...
-
《论语》第三集:君子何以解忧?
君子是温文尔雅的,大气而端庄的,厚重的,就像玉一样,你都不是君子,你带什么玉啊! 你都不是君子,你能装得出来那一份庄重,那一份沉稳吗? 你能装得出来那一份清静吗? 装不出来,因为你背后藏得有忧虑,有没 ...
-
《论语》第四集:君子如何解惑?
<论语>第四集:君子如何解惑? 孔子一个学生说,老师,你一天到晚就大道大道的,我看你钱也没搞到,房子这么破,孔子直接回复一句话,我住到哪里都一樣,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啊? 只要我住的地方,必 ...
-
焦爱民丨与优秀的人交朋友
诸葛亮<出师表>中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老百姓说,跟着什么人学什么人.因此,我们应该结交优秀的人,和他们成为朋友.因为 ...
-
论语:“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君子德风,小人德草”,是何意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论语>的开篇第一句.宋代的朱熹对此评价很高,认为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q ...
-
三品寻美第五期丨《话说四君子》(下)
著名画家胡嘉梁篇·<话说四君子>(下) "胡老师,你好.上一期你讲了<话说四君子>的含义,四君子代表四种高士,也代表了四种高节的风格.也正如你所说,任何高节的人也会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