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孩子一生的16个成长敏感期

有很多妈妈说,孩子最近老爱打人、骂脏话...孩子不愿和别人分享玩具...孩子看见什么都往嘴里塞...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其实,这是因为孩子正处于敏感期。敏感期,是孩子生长发育的一种正常规律。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存在着各种能力发展的敏感期。如果孩子在敏感期的内在需求受到阻碍,无法得到发展,会丧失学习的最佳时机,会影响到孩子以后学习这种事物的能力。

所以,爸妈们一定要及时把握好孩子的敏感期。

1、光感敏感期(0-3个月)

刚出生的宝宝对光感是非常敏感的,因为他需要适应白天和晚上的光线差异,所以爸妈们白天要拉开窗帘,晚上要关灯睡觉,这样能让宝宝适应自然的光线变化。另外,可以给宝宝多看黑白图哦!

2、味觉敏感期(4-7个月)

这时候,宝宝的口腔可以感觉到甜、咸、酸等味觉。所以爸妈们在添加辅食时,一定要注意饮食的清单,保护好宝宝味觉的敏感程度。

3、口腔敏感期(4-12个月)

宝宝很喜欢吃手,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因为他正在用口来进行尝试、感觉,甚至一些抽象的概念。这时候一定不要把宝宝的手从他嘴里拿开,要给他口腔发育的机会,让他吃个够。

4、手臂敏感期(6-12个月)

这时,孩子非常喜欢扔东西,因为这时候他正在练习手眼协调。这时候千万不要阻止他,让他扔个够,等他扔完了再捡回来给他重新扔。

5、对细微事物感兴趣敏感期(1.5~4岁)

我们经常会忽略周围环境中的微小事物,但是孩子却常能捕捉到个中的奥秘。他常常会做出一些我们不理解的细小动作,比如捏起一片掉落的叶子不停地往花盆里插,我们不明白的他们却能从中看到更多的奥秘。这时正是培养孩子对事物观察入微的好时机,特别好。

6、语言敏感期(1.5-2.5岁)

从观看爸爸妈妈说话的口型直到突然开口说话,这个过程就是语言敏感期积攒的力量。所以爸妈们要多和他说话、讲故事,当他需要表达自我感受时,自然就开口说话了。而且,良好的语言教育会使孩子的表达能力增强,学会与人交往。

7、我意识的敏感期(1.5-3岁)

这时孩子有了自我意识,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从开始说“我的”到开始说“不”到开始打人、咬人、再到模仿他人,如果发生不符合他心思的事情就会大哭大闹。当孩子打人咬人的时候,我们只需制止孩子的行为就可以了。注意不要和孩子较劲,这是一个孩子形成自我的过程。

8、社会规范敏感期(2.5-4岁)

这时候孩子开始喜欢结交朋友,喜欢参与群体活动,这是因为孩子进入了社会规范的敏感期。可以让他和更多的孩子接触哦,有利于学会遵守社会规则、生活规范。

9、空间的敏感期(3-4岁)

孩子喜欢垒高高、三维、钻箱子等,爸妈们可以多提供类似的玩具,让他学习各种几何图形,可以帮助奠定日后对学习几何学的兴趣。

10、色彩敏感期(3-4岁)

孩子开始对色彩产生感觉和认识,会在生活中不断寻找不同的色彩。建议爸妈们给孩子提供一些多彩的颜料和相关的画本。

11、逻辑思维敏感期(3-4岁)

孩子喜欢不断追问“为什么”,不管不顾地打破沙锅问到底。当我们一次一次地给孩子解答时,他就开始有了逻辑思维。这时爸妈们千万别觉得厌烦,要好好保护孩子这份珍贵的好奇心,如果是回答不上来的问题,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如果家里有一套百科全书是最好的,因为这时认知的速度是事倍功半的。

12、占有欲敏感期(3-4岁)

孩子开始强烈地要去占有、支配自己的物品,这时候最好给孩子提供一个独立的空间,比如一个属于孩子自己的房间或者区域。在你进入他的房间或者区域时,一定要征得孩子的同意,要尊重孩子的空间。

13、执拗敏感期(3-4岁)

3-4岁是孩子执拗的敏感期,有些孩子在快3岁就提前进入了这一敏感期。这时候事事都得依他的想法和意图去办,不然就会大发脾气,大哭大闹。这时爸妈们要给孩子足够的耐心和关照,也要学会一些安抚的技巧。

14、诅咒敏感期(3-5岁)

“打死你”、“把你踢死去”,这些听上去既不文明又有些可怕的言辞,总是出自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嘴里。因为孩子在这时发现语言是有力量的,而最能表现力量的话语就是诅咒,而且大人反应越强烈,孩子就越喜欢说。所以这时候爸妈们最好直接忽略掉,不要在意孩子的话,因为这并不是他真正想表达的,慢慢等待这个阶段过去。

15、人际关系敏感期(4.5-6岁)

从一对一交换玩具,到寻找情趣相同的伙伴并开始相互依恋;从和许多小朋友玩,到只和一两个小朋友交往,孩子自己经历了人际交往的全过程,而这种交往是与生俱来的。这时候,爸妈们可以给孩子一些人际关系相处方法的引导,同时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噢。

16、社会性兴趣发展敏感期(6-7岁)

到了6岁,孩子开始积极地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基本权利,喜欢遵守和共同建立规则,形成合作意识。比如选举班长,监督上课的时候谁没有进教室,吃饭前谁没有洗手……这些都是他们十分关心的事情。这时可以让孩子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包括公益性的活动,比如做手工义卖捐助活动等,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

孩子的细微变化,

可能是正处于敏感期。

家长要好好观察,

给他正确的引导和帮助,

让宝贝健康快乐地长大。

家庭教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