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太行 ‖ 探寻家乡的红色足迹

文/王振芬
在邢台市信都区西部白岸乡境内的小五指山的山脚下,有一个风景秀丽、依山傍水、景色宜人的小山村,这就是我的家乡---黄家台村。
我的家乡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小山村。古老是因为它始建于明朝,由黄姓人建庄而得名,清朝时期王姓人迁居至此,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年轻是因为在新时代改革春风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中,又焕发出新的青春和魅力。
我的家乡在抗日战争时期是八路军野战医院驻地,村里的地下党员和人民群众在保护八路军安全、护理伤员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据《邢台县风物志》记载:当时有200多名受伤的八路军战士在这里养伤。为了使战士们早日养好伤患,父老乡亲们接亲人、护英雄,把伤员接到自己家里,当亲人医护。
他们省吃俭用,小米、鸡蛋留给伤员们吃,野菜、树皮自己吃;喂药、喂饭、缝洗衣物、做鞋袜,细心照顾伤员。
1942年5月日寇大扫荡时,全村男女老少,背得背、抬得抬,连夜把近200名重伤员藏到险峰、绝崖的山洞中。
乡亲们冒着生命危险,摸黑爬沟,偷偷提水为伤员做饭。由于村民的精心掩护,尽管敌人用铁壁合围的方法反复搜查了半个多月,但二百多个伤员毫发未伤,真正应验了“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愈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伟大情怀。
一二九师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首长曾亲自到黄家台战地医院指导慰问伤员和救护工作,德国医生汉斯米勒任院长两年多,为救治伤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村子东南一里地的山坡上,先后有100多个重伤员牺牲后葬在这里,历经风吹日晒,坟茔和姓名木条都无踪影,这些烈士成了无牌文墓志,但他们的精神永在,像巍峨的太行山一样永远屹立不倒,是一座不朽的丰碑。
历经八十年斗转星移,战争硝烟早已散去,但战地医院的旧址依旧矗立于此,革命烈士的忠魂长眠于此!当年的那段血与火的红色革命史,那段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情深的感人画面深深地烙在每一名黄家台人心里,永不消散!
有许许多多像我这样从这片热土走出来的青年,身上流淌的是红色革命热血,心里怀着的是一颗热爱家乡的赤子之心,总想为家乡做点什么,却总是束手无策,满腔热情无处安放。
有幸,新一届邢台市、区、乡领导班子高瞻远瞩,把黄家台村列入红色教育基地建设的规划中,目前这项工程已经启动,家乡的面貌有了很大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里,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人愿意去接近她、了解她、喜欢她,会像我一样热爱这片土地,喜欢这里朴实的风土民情,传承这份坚不可摧的革命意志。
作者简介:王振芬,女,中共党员,生于1986年,系信都区白岸乡黄家台村人。2010年-2012年为白岸乡许家村大学生村官,任许家村党支部副书记。2012年通过四级联考,被邯郸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录用,现任戒毒所管理处副处长。爱好文学,有文字见刊。
(0)

相关推荐

  • (463)魅力古村之——衡东高塘乡高田村

    (463)魅力古村之——衡东高塘乡高田村

  • 散文||沂蒙行思

    沂蒙行思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青山那个绿水哎多好看,风吹那个草低哎见牛羊.高粱那个红来哎豆花香,万担那个谷子哎堆满场.咱们的共产党哎领导好,沂蒙山的人民哎喜洋洋. 走进沂蒙山 ...

  • 桃坪村--广东省乐昌市黄圃镇游记

                           桃坪村--广东省乐昌市黄圃镇游记                  李灶生(自己改名)                    2020年8月25日   8 ...

  • 我的家乡——西井子

    西井子镇地处商都县西北部,距县城45公里,西与察右后旗相邻.北与锡盟苏尼特右旗接壤, 镇政府所在地为西井子村. 西井子在 1921年建村前,一直有蒙古族人从事牧业生产.建村时,打井艺人李田祥在此地东. ...

  • 【江西】邱若溪《我的魅力家乡》指导老师:李丽红

    我的魅力家乡 文清路小学叶坪校区 五年级 邱若溪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江西赣州,它虽然没有大上海一样繁华,也没有著名杭州一样秀丽,也没有首都北京一样雄伟,但却让我心旷神怡,家乡最闻名的是它的三色文化:红色 ...

  • 柘荣洪坑土楼

    你想去哪旅行? 柘荣县的楮坪乡距县城10公里,东邻城郊.东源,西与福安上白石镇接壤,南与富溪.黄柏二乡交界,北与英山乡毗连,面积50.35平方千米,辖15个行政村.乡人民政府驻楮坪村,该村海拔620米 ...

  • 【社会实践】追寻家乡红色足迹,探寻家乡红色密码

    在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下的红色专项活动的契机下,我们有机会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发扬革命传统,感受党的红色精神伟力.作 ...

  • 探寻红色足迹,倾听红色故事

    为喜迎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接受红色教育,在广州铁职院校党委的领导下,依托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 ...

  • 探寻德国红色足迹——哥廷根篇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编辑:梁靖雪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阮佳闻.余鹏):德国是马克思的故乡.共产主义的发源地.上世纪20年代初,包括周恩来.朱德在内的中国老一辈革命家曾在德国长期生活.学习.进行革 ...

  • 于和伟侯京健重回红楼追随红色足迹 共同探寻革命先辈们的“觉醒年代”

    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100年后的2021年7月23日,讲述建党艰辛探索的<觉醒年代>剧组主创人员走进北大红楼,参观"光辉伟业红色序章 ...

  • 魅力太行 ‖ 家乡的河

    我的家乡河北邢台县白岸村位于邢西太行深处,山清水秀,民风淳朴.两条被村民俗称为东河.南河的溪流与山脉相连,环绕村庄,滔滔东去. 川流不息的河流像首老歌,日出日落,花开花谢,在两岸水草.河卵石的陪伴下, ...

  • 魅力太行 ‖ 邢西家乡有小院

    有人喜欢外出游玩.有人喜欢宅在家里看书.有人喜欢和朋友小聚,而我却喜欢在假期里回到邢西山里自己家的小院. 我的小院坐落在邢台县白岸乡南洺水村,这里地处太行山深处,天河梁脚下,山清水秀,碧云蓝天.小山村 ...

  • 魅力太行之山民情怀(八)——家乡的板栗

    晋冀交界,太行山脉苍苍莽莽,星峰磊落,秀岭巍峨,如奔龙,如骏马.从南北走向的主干上分支辟脉,抽出枝叶,向东逶迤绵延,一道道沟壑,一条条溪流,无数条小溪水汇聚成大河. 其中有一条大河的名字在商周时叫湡水 ...

  • 魅力太行 ‖ 家乡那座山——风台垴

    文/李爱平 风台垴,是我家乡的名山.这条山脉自西向东,海拔700多米,坐落在邢台市信都区城计头乡马沟村和菜峪村的村西,北与城计头乡马峪村.破庙村.报台村接壤,南与沙河市蝉房乡碾子沟村相连,西与碾子沟. ...

  • 【探索】乘地铁,探寻上海20位社科大师的红色足迹

    9月10日,市社联.市文明办.申通地铁集团联合启动"乘地铁,探寻大师的红色足迹"暨2021"礼赞上海社科大师"教师节特别活动,聚焦与红色文化密切相关的20位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