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科举状元试卷曝光,这字迹让现代人膜拜,远胜许多现代书法家
相关推荐
-
中国最后一位状元:试卷如同印刷体,现代书法家无不膜拜
中国最后一位状元:试卷如同印刷体,现代书法家无不膜拜
-
明朝状元考卷真迹:全篇两千多字没一处出错,笔迹像是印刷出来的
现今社会,高考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生命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决定人生方向的一个转折点,在古时社会,科举可以说直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科举考试起源于隋唐时期,直到清朝末年,仍是国家选取人才的主要途经,尤其对于出生 ...
-
这是四百年前的状元试卷,上面有皇帝御批六字,如今依然清晰!
文|荐文史科举制度由来已久,也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也让底层的书生也有了进入上层社会的机会.科举制度从唐朝就开始实行了,一直到清朝光绪年间(1905年)举行了最后一场科举考试为止 ...
-
古代“状元试卷”曝光,字迹标准堪比印刷体,老师感慨自叹不如
几乎每年高考结束,都会曝光一些高考状元的试卷,上面的字迹清晰唯美,看着就像"印刷体",引无数学生模仿,就连阅卷老师也是赞赏有加. 古时候也有考试,第一名就是"状元&quo ...
-
明朝唯一传世状元试卷,这字迹让现代人汗颜,比书法家更胜一筹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这是一种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制度总共延续了1300多年,这期间经历了科举制度的发展完善,直到清末开始废除科举考试,实行现代教育.科举制度作为一种人 ...
-
古代唯一传世状元答卷曝光,字迹让现代人汗颜,远胜许多书法名家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首<登科后>是唐代诗人孟郊在进士及第后写下的一首快诗,在思苦奇涩的孟诗中别具一格,更加体现出诗人欢 ...
-
讲故事用的「乡」式思维,在明朝科举状元王鏊的八股文「百姓足,君孰与不足」中亦可寻见
文 / 石桥码农 本文大约 3600 字,阅读需要 7 分钟 观点 今天我们以白话文讲故事,普遍使用的乡式思维,在古代科举八股文中也能觅到它的踪迹. 那么,什么是乡式思维呢? 笔者在之前的推文中曾有介 ...
-
女神林徽因的字迹曝光,这字体让现代人膜拜,远胜许多现代书法家
自从有了手机电脑后,你有多长时间没写字了?在手机电脑发明出来之前,人们工作学习都必须靠纸笔写字,民国盛产才女,才女们的字都不俗,陆小曼的字透着女性的柔弱,杨绛老年的字横是横竖是竖比较正规,庄闲自幼信仰 ...
-
明朝25岁状元试卷真迹:全篇2000多字无一错字,字体工整如“印刷”
娱乐卦师关注昨天13:04大图模式<新唐书·选举志>有云:"凡择人之法有四:一曰身,二曰言,三曰书,四曰制-"无论是如今还是古代,对读书人而言,写字是立身至关重要的一种 ...
-
科举殿试崇祯连问8个时政难题,分析完状元试卷,感叹:大明必亡
崇祯皇帝即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铲除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势力,朱由检深知由于自己废柴哥哥整天沉迷于木匠活,朝中大权已经旁落,朝堂上遍布魏忠贤的爪牙,甚至在自己即将登基的前几天,自己还生死未卜,要看魏忠贤的脸 ...
-
明朝25岁状元试卷真迹:全文2000多字零失误,字体如印刷般工整
如果说有一项制度改变了我们中国古代学子地位的话,那么肯定就是科举制,因为我们都知道,在科举制之前,中国古代实行的选贤举能的政策是三卿九公制,所以这样的制度其实有很大的局限性,那就是只有那些官宦世家的人 ...
-
实拍: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试卷,看完我严重怀疑这是印刷的
清朝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清朝举行了封建社会最后一次科举考试,刘春霖成了这一届的状元,此后清朝再也没有举行科举考试,因此刘春霖也成了清朝最后一位状元,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被称为&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