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中谦恭自律尊重他人

摘要:

本文概述面子理论的基本内容,并从这一理论入手,探讨面子理论及礼貌策略在人际交往中的应用。

【关键词】:面子/理论/礼貌/人际/应用

一、 面子理论概述

(一)“面子”这一概念,首先是由中国的人类学家胡先缙介绍到西方的。之后美国学者戈夫曼在此概念的基础上,于20世纪50年代从社会学角度提出了“面子”问题,较详细地讨论了人际关系,为社会语言学的有关硏究提供了大量的数据。他说:人们在交往中无时无刻不涉及“脸面工作” ,戈夫曼认为,“脸面工作” 是互相配合的。一个人丢不丢面子归根到底掌握在他人手中。要想自己不丢面子,最保险的方法就是不去伤害他人的面子。因此,人们在交际中为了避免丢面子,就必须尽力实施符合社会规约对面子所要求的言语行为,即:使用礼貌用语。

(一)面子保全论

英 国人类学家布郎,于1978年发表了一篇题为《语言使用中的普遍性:礼貌现象》的文章,他们调查了英语、墨西哥土著语、印度南部土著语这三种毫不关系的文化中,运用礼貌语言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他们沿用了戈夫曼的“面子”概念,提出了“面子保全论” 。

“面子保全论”首先设定,参加交际活动的人都是典型人,典型人是“一个具有面子需求的现性人”,也就是说,是社会集团中具有正常交际能力的人。典型人所具有的“面子”便是每一个社会成员意欲为自己挣得的那种在公众中的“个人形象”,它分为正面面子和负面面子。正面面子指希望得到别人赞同、肯定、喜爱。正面面子关系到个人的权利,是人在社会交际中所遵循的、正常的对别人支持和所付出的交往原则。负面面子指不希望别人强加自己,自己的行为不受别人的干涉、阻碍。强调的是个人的权利至少不全部受其所属群体或其群体的价值观念所束缚,而且不强加于人,也不受别人强制。

布郎和菜文森认为,许多言语行为本质上是威胁面子的,也就是说,我们的话语总会不同程度地使对方或自己一方的面子受损。威胁面子的言语行为主要有如下几种:

1、 威胁听话人负面面子的行为:

(1)说话人向听话人发出命令或者请求,给听话人压力,让他做或不做某事。

(2)说话人提醒听话人要做某事。

2、 威胁听话人正面面子的行为:

(1)说话人不同意听话人的见解,对其予以批评、蔑视、谴责、指控等。

(2) 说话人认为听话人的看法有错误 或有不合理的地方,于是表示不同意,或给予反驳、否定等。

3、 威胁说话人负面面子的行为:

(1)说话人向听话人表达謝意等于承认欠情,有损自己的面子。

(2)说话人为自己的行为或过失找借口。

4、 威胁说话人正面面子的行为:

(1)说话人的道歉行为,表示承认自己的过失,有损面子。

对 于这些面子威胁行为,为了保持人际关系的融合与和谐,人们需要使用礼貌策略来减弱面子行为的侵害程度。因此,社会交际中既要尊重对方的正面面子,又要照顾到对方的负面面子,这样才能给对方留点面子,同时也给自己挣点面子,以免带来难堪的局面。

二、面子理论语用策略

布 郎和菜文森认为,如果人们在交际中要相互合作,那么说话时为顾及礼貌,就要在保留面子方面进行合作。因此,我们会在交际中“给面子”、“丢面子”或“留面子”。目的就是保持双方良好的社会关系,使交际在和平友好的气氛中进行,顺利地实现交际目的

(1)正面的礼貌策略

为 保住对方正面面子不受威胁,说话人还要懂得使用正面的礼貌策略,即千方百计让听话人的面子得到尊重。说话人可以通过迎合听话人的心意和取悦听话人的语言,让他感到自己的行为获得说话人的承认和赞许。

(2)负面的礼貌策略

为 了保证双方的负面面子不受威胁,说话人就要有负面的礼貌策略。说话人要通过道歉,贬己,勉强而为,含糊其辞,消极等途径来维护听话人的面子,使其行为不至于受到阻碍和干扰。

三、 面子理论在人际交往中的应用

面 子理论具有一定的的普遍性,同时还具有文化相对性,在特定社会中必须深入到文化的深层去理解。布郎和菜文森的面子保全和礼貌策略,是植根于西方文化基础上,西方文化以自我为中心,强调独立的人格和个性,推崇个人的成就和荣誉的价值观,比较注重自由与隐私,更侧重于维护负面面子。与西方不同的是,中国的文化比较注重正面面子的维护,中国人更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同、喜爱,希望自我形象被认可,也更看重他人的正面面子和对他人的肯定,以确保自我或他人在公众中的良好形象。在更多情况下,中国人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去保全自己或他人的正面面子,而并非是使自己或他人的负面面子不受到威胁。

人 际交往频率最高应当是家庭成员及同事中,无论是夫妻还是父母和子女或者兄弟姐妹、同事之间,沟通交流大忌胡乱猜测,说话口无遮拦,出言不逊,说话人只顾自己说的痛快,骂得过瘾,从不顾及别人的感受。或是遇到麻烦、卡顿,不想办法解决,而是责备、埋怨,自己错了死不认错,任何小小的细节都能变成大伤害。只要每个人都存有一颗包容的心,任何小细节也能显露出大恩爱。因为,唯有被感情浸透了整个生活,才能会有每一刻的心平气和说话。

参 考文献:

1、布郎和菜文森《语言使用中的普遍性:礼貌现象》.1978

2、图片来源:网络配图

3、文字撰写:刘老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