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集名字的由来

现在,淅川县政府的驻地一一上集,过去叫刘文集。

相传,明朝年间,皇帝降下一道圣旨,要把山西的贫民迁到河南。

常言说,金窝,银窝,离不了穷窝。世世代代的祖居地,谁愿意离开呢?官吏们不得不采取手段,把人们绳捆索绑,强行往河南送。这中间,引出了许许多多的心酸故事。

却说山西有个洪洞县,县城里有一个大商号,家业占了半爿城。商号的主人姓刘,儿子叫刘文。这年,刘文十八岁,前来给他提亲的涌住门。他这个不要,那个不行,却悄悄爱上了城外一个穷家姑娘。这姑娘长得苗条端庄,秀丽动人,名叫丽梅。

一天,丽梅羞羞答答地对刘文说:“刘哥,咱俩的婚事儿该办了吧?”

刘文望着多情女,恨不得马上就娶过来。可是,他的父亲说什么门不当,户不对,极力反对,咋说也不行。刘文只好对丽梅说:“再停一个月吧。”

谁知,没几天,丽梅和她母亲被官兵捆绑迁往河南去。丽梅三步一回头,五步一扭身,盼望着刘文能来见一面。可是,左盼右盼不见刘文的影子。她心如刀绞,两行热泪似断线珍珠,“扑嗒嗒”把走过的路都滴湿了。

刘文为这婚事儿,气得病倒床上十来天。稍微松和点儿,就出城去找丽梅,当他得知丽梅娘俩到河南去了,好似晴天霹雳,他的心给震碎了。他背着父亲,带足银两,急忙忙打马追赶。饿了,坐在马背上啃点冷馍;乏了,就在马背上打一会儿盹。

一天,他实在困乏得坐不稳马,就将马拴在树上,自己躺在树下睡着了。醒来,发现银子丢了,马也不见了,他气得哭了一场。为找丽梅,他决心掂着双腿也要跑到河南去。
这天擦黑,到了淅川,来到独立山下。他又渴又饿,加上风寒着凉,头疼发烧,只觉得天旋地转,倒在地上,啥也不知了。
独立山下往着一户姓邹的,一家三口人,老两口一个闺女。他们看见一个人睡在路旁,急忙跑过去,再喊喊不醒。邹老头搭手一摸,热得烫人,忙对老伴和闺女说:“这小伙子病得历害,你们把他抬到屋里,我去找大夫!”
一直到第三天上午,刘文才睁开了眼。他看见自己睡在个草庵里,很是奇怪。他想坐起来,可是身子沉得不能动。他见庵里只有一个姑娘,姑娘的衣裳补钉摞补钉,正往碗里倒水,一股苦深深的药味冲鼻而来。他明白了,眼里流出了感激的泪水。
姑娘端着药碗走过来,两个人的目光碰到一起,姑娘羞得一脸红。刘文眼前一亮,不知从哪儿来的劲,“呼噜”坐起来:“我可找着你了,你……?”
姑娘问:“你是……”
刘文镇静下来,盯细一看,知道是认错了人,很不好意思。
老两口回来了,邹老头见刘文坐在床上,很是高兴,忙说:“谢天谢地,可把你救过来了!”
刘文从床上跳下来,“扑通”跪下:“谢谢大叔、大婶救命之恩!”
邹老头问:“你是哪里人?到这儿干啥?”
刘文把前后过节说给了他们。
邹老头说:“从那边过来的人多得很,到处都有,你到哪儿去找?以后慢慢打听吧。”
女人说:“小伙子好良心,恁大家业能看起穷人,撵真远来找她,要不嫌弃,我这个女子给你做个亲吧。”
刘文一时窘得答不上话来,心想:“我是出来找丽梅的,咋能又半路说这门亲,千万使不得呀。不管丽梅在哪里,我一定要找到她!”刘文一想到丽梅,就心酸落泪。邹老头看到这样,就埋怨老伴说:“你多嘴多舌,惹他伤心!”
几天过去,刘文病好了,就辞别邹家,四处打听丽梅的下落。几个月过去了,丽梅一点消息也没有。刘文决定回家向父亲要钱做生意,再慢慢打听丽梅。
刘文回到家,他爹一见,气得糠糠战,棱着眼说:“你不是跑嘛,回来干啥?你走,想上哪儿上哪儿去吧,我只当没得你这个儿!”
刘文生气了,一句话顶了上去:“你撵我走,我就走,给我钱!”
刘老头越发生气,气得脸发青,他拿出一个铁匣,往桌上一扔:“拿去吧!以后永不许进这个家!”
刘文拿过铁匣,头也不回,直奔淅川邹家。
到了邹家,刘文拿出一百两银子,给邹家盖了三间瓦房,添置些家具。四百两银子作本钱,和邹老头一起出门走了。他们转到西峡县、内乡县和淅川的各个角落,始终没有打听到丽梅的消息。可生意做得很顺利,由四百两赚到一千两。渐渐地,刘文做生意的兴头更高了,和邹家的感情更近了。
自从邹家盖了新房,装新了家具,换了衣帽,全家人焕然一新。尤其是那姑娘,一番梳妆打扮,看上去比丽梅还美几分。邹家老两口生法撇空,叫刘文和姑娘拉呱。一来二去,俩人好得象缠线蛋,行走不离影。不久,他俩成了亲。

转眼一年过去了,刘文走遍了南阳以西的山山水水,他见到一个集镇,北邻西峡,东通内乡。要是在这里起个集市十分适中,自己既能赚一笔大钱,又活跃了这里人们的生活。刘文把自己的想法说给了邹家。老两口一听满心欢喜。

刘文在淅水东岸办起了集市,这消息,很快轰动开了。做生意的小贩们纷纷涌来,集市正式兴起来了。

为了扩大集市,刘文开了粮行。他到附近几个县城高价买粮,运到这里低价卖。接着又开办了百货、医药……各样价格都比别处低,人们都把这个集市叫刘文集。

因为刘文集在老城(旧县城)的上方,刘文死了多年以后,人们就不再叫刘文集,就叫成上集了。(记录整理:罗双成 口述:邹中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