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外的八小时,决定了你的人生”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子牧。

“工作外的八小时,决定了你的人生”。

这句话警醒了那么多人,他们叹息对往日时光的荒废,于是决定改变,开始用碎片时间来学习,这原本是一个不错的开始,但,结果并不如每个人预期的那样。

我的一个朋友前些日子给我留言说:

3年前,我把自己业余的时间用来休闲、打游戏,日子过得挺悠闲的。

后来看到身边人都在说,用碎片时间来学习,我也开始了学习的征程,听音频书籍,看公号里各种干货文章,关注各类热点事件,到现在坚持了2年多,我发现我的生活不但没变好,反而越来越焦虑。

这让我很郁闷,我在想,是不是碎片化时间学习不适合我?还是这过程中我做错了什么?

我给他的回复是:“没有适不适合,只有方法正不正确。“

大多时候我们说“不适合”,其实都是没能将事情做得足够好,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等等方面,都是如此。

所以不要被“不适合”这个借口蒙蔽,而是找到正确的方法,把事情做漂亮,拿到我们期待的结果。

那如何正确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让工作外的八小时提高我们人生的质量。

方法很简单,就是运用学习“三步曲”,分别是“我知道”、“我认为”、“我决定”这三部分。

所谓“我知道”,就是信息采集,是通过浏览文章,了解作者想阐述的观点。

而“我认为”,是信息加工,是结合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产生的新的观点和判断。

最后“我决定”,是指导行动,是根据我的结论,对我当下的行为进行指导。

每次我们学习的时候,都走完这三步,然后再进入下一个主题,这样的学习才能把时间的价值最大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积极改变。

首先我们说说“我知道”,你真的明白作者想表达的观点吗?

刚出来参加工作的时候,我自己有很明显的感受。

那会儿背包里随时都装着书,手机上也购买了好些课,每天在上下班的地铁上、中午午休等外卖的时候,以及任何一个空闲的时间,都听一听、看一看,这样的日子开始觉得很充实。

可某一天我突然被惊醒,我问自己“作者他在说什么?”。

我不知道,我不能用自己的话总结,也做不到用作者的话复述,有时候我甚至连昨天学了什么都不记不清了。

那时候我大脑里闪现的两个词就是假装努力,无效学习。

我知道,是我同时关注了太多不同领域的内容,每个领域又涉猎太浅的原因,感觉所有的内容都没有进入我的大脑,而是从我眼前一闪而过。

这个领悟狠狠的给了自己一巴掌,至今我仍然记得当时内心无助、失落的感受。

后来,我尝试用“主题式”学习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意思是在某一个时间段内,着重收集某一个主题的内容和观点。

例如之前在某个时间段内,我专注在“领导力”这个主题。

在这个时间段里,我会收集大量这方面的文章、书籍、以及各种测评的解读,并且每看完一段内容后,我都会问自己“作者在说什么?”

通过“主题式”学习和反问自己的方式,让我的时间和目光更集中,也让我在“我知道”这一步有更深入的积累,真正知道作者在表达什么。

当我们做好了“我知道”这一步,接着第二步是“我认为”。

如果说“我知道”是让你说出作者的观点,那“我认为”就是要说出你自己的观点。

就好比你现在正在听我分享“碎片学习的高效方法”。

你既要说出我主张的“三步曲”学习法是什么,还要去调取大脑里之前就存在的关于学习方法的知识,去思考这个“三步曲”的合理之处和不合理之处,然后说出你对“三步曲”这个观点的想法。

做到这一点,你就比大部分人厉害了。

最后第三步是“我决定”。

我知道如何写好一篇文章,我也知道行业发展趋势,我还知道每天发生在世界各地的新鲜事儿,但这些和你的人生有什么关系?

对你目标和下一步的行动有什么影响?你想过吗?

大多时候,我们习惯用大量的时间去获取信息,但却很少花时间去思考,这些信息对我们的认知和行为产生的影响,这就是我们很多人越学习越焦虑的原因,也是人与人学习效果差异巨大的根本原因

各位正在浏览文章的小伙伴们,如果你在自己的工作中遇到了什么困惑和难题,不知道如何解决,可以添加我们职业辅导师的微信:gerenfazhan005,让他帮你一对一分析现状,规划职业发展方向,用精确的努力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一个生涯咨询领域的朋友小英,2015年到北京来参加一个心灵成长类的工作坊,在学习中,接触到一个关于优势的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测试。

当时的测试结果中,很多人自评报告的分数都低于他评的分数,极少数的人自评和他评分数高度一致。

这个细节让他察觉到,许多人对自己优势的认识都不够,对自己的优势能力也不自信,这导致在工作上难以找到成就感,出现很多职场问题。

他意识到,这部分职场朋友对自身优势的挖掘有很强烈的需求。

课程结束后,他回到自己的城市,又陆陆续续做了一些调研,证实了这个需求是真实存在的。

于是她开始专研“个人优势”的探索和培养,通过几个月的学习和沉淀,她现在已经是国内“天赋与优势”这个细分领域,小有名气的咨询师和培训师了,这远比她在心灵成长方向取得的成就大得多。

小英的职业路径转换,就是一个学习“三步曲”很好的体现,从我知道分数存在差距这个事实,到我认为大多人有探索优势的需求,再到我决定专研“天赋和优势”这个领域。

只是她在“我知道”这一步,不是在书本上,听作者说了什么观点,而是从客观事实中去发现它要表达的内容,这是更高级的收集信息的方式。

时间是最公平的,在相同的时间里,想要最大程度的提升我们的人生质量,就要运用好学习“三步曲”这个方法。

在“我知道”这一步,一段时间内就某一个主题,去收集更丰富和深入的信息;

然后在“我认为”这一步,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去形成自己新的观点;

最后在“我决定”这一步,让结论去指导自己用什么姿势走向哪一个终点。

学会了“三步曲”,你的学习就会给你带来复利效应。

就像滚雪球一样,收获会越来越多。

不然,你的努力,就只是看起来很努力而已。

作者介绍

子牧老师

估值10亿教育机构合伙人

国家认证生涯规划师

南开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生

国家认证二级心理咨询师

擅长领域:职业选择与定位、情绪管理、目标管理、个人能力提升等。

咨询经验:6年教育行业咨询从业经验,帮助100+位职场人确立职场目标;深入了解IT、互联网行业的岗位职能,平均每2天帮助1位职场人梳理能力结构、优化简历撰写、辅导面试技巧,帮助学员重入职场,薪资提升最大幅度达200%。

具备敏锐的洞察力,擅长挖掘现象背后的本质问题,并会抽茧剥丝帮你找到根源,陪你一起确定可以落地改善和解决的方案。

👇

想要

找到个人优势,明确未来发展方向?

搞定高薪有价值的工作,找到适合自己的行业?

提升工作能力,避免无效努力?

快速突破职业瓶颈?

提高个人情商,拯救职业危机?

打破职业倦怠期的魔咒?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