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村史 | 斗门镇落水村、镐京村历史概况

(0)

相关推荐

  • 镐京遗址发现周王宗庙

    陕西考古又有重要发现:考古人员在镐京遗址发现一座高等级大型建筑基址,根据旁边祭祀坑发现的动物头骨,考古人员推测这座建筑有可能是一座西周天子使用过的宗庙.已揭露夯土建筑基址800多平方米 据该考古项目领 ...

  • 斗门镇,长安县的遗民

    斗门门楼子气派 1.斗门不是传说 "斗门",书法家用毛笔连写,很有气势,奔腾激荡,洒脱干练,豪气干云. 长安斗门镇,浓浓江湖味.可惜,金庸先生未曾到过此地,否则武林中必有" ...

  • 延续千年的“大场面”!今日斗门再现…

    "杨山苍苍,梅海汤汤, 惟我祖德,山高水长." 头戴卜帽.身穿马褂的主祭师 吟诵古祝文, 雄浑有力的声音响彻整个菉猗堂 -- 一场沿袭一千多年的 赵氏家族祭礼上演!   今天,小斗 ...

  • 易理象数合解 2卷 清 聂镐敏学

    易学类书籍 245m 386页二卷.清聂镐敏撰.镐敏字丰阳,号京圃,湖南衡山人,嘉庆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兵部职方司郎中.著有<松心居士诗文集>.<赐书堂试帖律赋>.<京 ...

  • 沣东大道、镐京大道、地铁五号线,沣东新城三架马车谁更有前途

    轴线思维,是中国人的空间偏好,暗合儒家中庸思想,且易于从空间上划分出尊卑主次.从视角角度观察,轴线易于产生空间聚集感,符合中国人"内敛"心性.如从空间心理学考察,轴线契合" ...

  • 刘 瑞 | 从汉唐昆明池考古看历史考古学的文献自觉

    从汉唐昆明池考古 看历史考古学的文献自觉 刘 瑞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据文献记载,昆明池为汉武帝在元狩三年(前120).元鼎元年(前116)两次修建而成.<汉书·武帝纪>元 ...

  • 西周晚期郑桓公为纪念战胜猃狁特铸《多友鼎》附铭文

    ` 西周晚期 <多友鼎>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多友鼎,西周晚期.1980年陕西长安区斗门镇下泉村出土.通高51.5厘米,口径50厘米.饪食器.立耳,圜底,腹微敛,蹄形足.口下饰弦纹两道.内壁铸 ...

  • 长安村史 | 大吉村历史

    大吉村,原名大荆村,清广绪年间改为大吉村,大吉取意大吉大利.大吉村位于长安区细柳街道的一块田地肥沃平坦的地方,村东是水波粼粼的沣惠渠.西边是飞雪滚银的沣峪河,是一个两水环绕的美丽村庄. 大吉村有一棵非 ...

  • 长安村史 | 东大村历史

    东大村(dong da cun)处于高冠河与太平河交汇处.北宋宋敏求撰著的<长安县志>里,明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重修草堂寺,铸造铁钟记功名德中就"东大村某某人捐款&quo ...

  • 长安村史 | 长安大仁村的历史灵沼乡冯村历史概述

    长安县灵沼乡冯村(清朝为冯籍村),冯村是刘古愚"订昆弟交"柏子俊的原籍.1890年柏子俊先生辞关中书院讲席,归老冯籍村,筑冯西草堂,刘古愚为书"沣西草堂"四字匾 ...

  • 长安村史 | 长安区黄良村历史概述

    <隋书.长孙评传>记载:开皇五年(公元585年)工部尚书长孙平上书文帝,请颁赈济灾荒政,他认为不只在发生灾荒时"家富屋道有余者出私财"来赈济,他还认为"经国之 ...

  • 长安村史 | 樊村历史

    <水经注>载:"水上承皇子陂于樊川,其地即杜之樊乡也".杜.西周王畿内的杜伯国,樊乡,西周时杜的一个乡名.宋泌<路史>载"樊乡,周仲山甫采邑.&q ...

  • 长安村史 | 长安区皇子坡村历史

    秦始皇为长子扶苏读书学习在此建造的福昌院所以得名,皇子坡村.        又一说法,皇子坡位于韦曲街办所在地东南侧少陵原上.<长安县志>卷十一载:"秦葬皇子起冢陂北原上,因名皇 ...

  • 长安村史 | 长里村历史

    [相传是黄帝史官仓颉,受鸟兽足迹启示用形象符号创造文字,结束人类结绳记事的仓颉造字台] 李显当上皇帝.安乐公主仗着皇帝的女儿,持宠欲将昆明池作为私家园林,李显不答应,公主一怒之下,以自己的西庄为主,巧 ...

  • 长安村史| 灵沼阿底村,回鹤庄历史

    长安县灵沼乡阿底村 阿底村(a di cun)位于西安市长安区灵沼街道办南2公里,西周文王灵台北400米,沣河西岸.现居住600余户.3787人,东西长800米,南北长500米,耕地2580亩. 阿底 ...

  • 青年学者王向辉长篇历史小说《镐京迷案:玉簪龙涎》出版发行

    近日,青年学者.作家王向辉的长篇历史小说<镐京迷案:玉簪龙涎>由西安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该小说约30余万字,历时1年半左右创作完成,是首部以西周为背景的历史悬疑小说.小说立足真实的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