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择善》选读之 林放问礼之本 章
相关推荐
-
一年读一遍《论语》(第4周)
半解<论语> "一知半解"的"半解". 作者解一半,读者解一半:现在解一半,将来解一半. 八佾第三 3.1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 ...
-
素说论语:八佾篇(04)
一原文八佾第三3.04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试解]林放向老师请教礼的根本.孔老师告诉林放说:"你提到的问题意义重大啊 ...
-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原文: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 ...
-
【论语】八佾4:林放问礼之本,孔子怎么回答的
<论语·八佾>第4章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大家好,今天学习<论语·八佾>的第四章.第四章是孔子和林放之 ...
-
再读《论语》:八佾第三.4
八佾第三 四 林放问礼之本(1).子曰:"大哉问(2)!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3),宁戚(4)." [注释] (1)林放问礼之本:林放,鲁国人,字子丘.本,本质,根本. ...
-
论语:居上不宽(3-26)
孔子主张"德治""礼治",对执政者提出了相应的道德要求.如果执政者达不到"礼"的要求,自身道德修养不够,那么就无法治理国家.但孔子所处的时代 ...
-
44.礼唤起心中最真挚的情感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咱们上一节讲了"礼"是怎么来的,大家还记得吗?"礼"是周文王的第四 ...
-
《论语择善》之“君子食无求饱”章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注:敏:有两个意思,勤勉或敏捷.这两种意思放在语句中都讲得通.但综观整部<论语& ...
-
《论语择善》选读之1.1章
凡例(共十七条,选三条) 一:本书名<论语择善>,意在择众家之善者而从之,分注释.翻译.发挥三部分.注释旨在解释语词或历史背景.翻译旨在翻译.若注释与翻译还未能尽意的,再稍作发挥. 四:在 ...
-
《论语择善》选读之1.4(吾日三省吾身)、1.7(贤贤易色)两章
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注:曾子:孔子弟子,名参(一般读shēn,但也有学者认为应该读cān,因为曾子字子舆,则他的名 ...
-
《论语择善》选读之孔子论孝(四章)
2.5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 ...
-
《论语择善》选读之“伤人乎不问马”章
10.15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翻译:马厩着火了.孔子上朝回来,说:"伤到人了吗?"不问(有没有伤到)马. 发挥:本章一共只有12个字 ...
-
《论语择善》选读之“夷狄之有君”章
3.5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注:夷狄:我国古代对四周的少数民族,东边称夷,西边称戎,南边称蛮,北边称狄.此处以夷狄概指少数民族. 诸夏:中原民族. ...
-
《论语择善》选读之:君子无所争 章
3.7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注:揖让而升下而饮:李零曰:"揖让而升下而饮,应作一句读.'揖让',是打躬作揖,互相谦让.'升' ...
-
《论语择善》选读之 君子不器 章
2.11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从中领悟出新的东西,就可以当老师了." 发挥:温故而知新,这句话还有两种可能的 ...
-
《论语择善》选读之 攻乎异端 章
2.16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注:攻:从事某项工作,引申为深入钻研. 异端:杂学,邪说. 翻译:孔子说:"深入钻研杂学邪说,这是有害的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