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村‖忆在秋意阑珊时/ 郑宝昌
相关推荐
-
【小说月报】梁炜:张婶(中篇小说·上)
张婶 文/梁炜 1 一大早,张婶就匆匆忙忙地走出了小区大门,向右边刚刚建起的西街公园而去.时序才走进了八月,清晨有了微凉之意.太阳还没有露脸,晨风轻轻地吹着.奔走中的张婶那稀疏而细软的时髦短发虽然用两 ...
-
我家的老驴
山东省滨州市作家协会 文学作品展示平台 在我的记忆里,一头老驴占据了很大的空间. 生产队时代,老驴就在我们村甚至邻近村庄挺有名了.生产队解散时,我大概六七岁吧,队里的牲口要分到各家各户,是用抓阄的形式 ...
-
散文:在生产队挣工分的岁月
第四部分:<收秋> 收秋的时候,天还热着.熟了的庄稼,诱惑着人们的心. 那个时代的庄稼地,几乎什么庄稼都种,是计划经济的必然特征,也有庄稼汉子的勤劳. 我简以五颜六色去形容那时的秋吧. 秋 ...
-
回忆昔日生产队 (散文)
文香花开 感恩一路同行! [文香花开]平台是一个旨在为文学.朗诵爱好者提供展示才华的纯文学有声平台,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大力倡导正能量作品,文香花开,花开有声!愿你在这里找到心灵的归宿-- 回忆昔日生产 ...
-
老家的麦子熟了
"芒种三天见麦茬儿",说的是一过芒种,就到了每年的麦收季节.虽说已经离开老家多年,但还是会经常想起小时候麦收的场景. 01 割麦 自己第一次割麦子,还是在生产队的时候.那时村里还没 ...
-
惨剧!河北一名3岁男童在玉米地里被卷入收割机内,当场死亡/于小燕(原创)
几天前,河北沧州一个两岁多的孩子,被卷进收割机,当场身亡 据说,孩子的父母都在外打工,玉米黄了,爷爷奶奶带孩子去收割玉米.虽然是用收割机,但玉米收割机体型庞大,地边子和拐角部分都收割不上.所以在收割机 ...
-
咱们村‖大厅里的女户籍/郑宝昌
责任编辑:佟继梅 "身份证咋办?" 政务大厅户籍窗口里,正在给群众办理身份证的户籍女民警于雪瑞被这高分贝的喊声惊了一跳.抬头一看,一名五十多岁,敞胸露怀,满面通红的中年男 ...
-
咱们村‖行走新疆(二)/郑宝昌(编辑:佟继梅)
清晨的布尔津县城,微风习习,幽雅恬静.当本地居民还在熟睡的时刻,我们已来到县城的"喀纳斯全鱼宴"饭店吃早餐.按照行程,今天上午要到150公里以外的喀纳斯景区.路途虽不算太远,可一路 ...
-
咱们村‖行走新疆(三)/郑宝昌(编辑:佟继梅)
新疆之大无不让人感叹! 北屯到乌鲁木齐市的距离大概就有739公里之多.9月7日早从北屯皇家酒店启程,一路往乌鲁木齐回返.中午十二点多钟,又途经克拉玛依市白减滩区吃午餐.餐后,稍加小憩便马不停蹄地往乌鲁 ...
-
咱们村‖行走新疆(四)/郑宝昌(编辑:佟继梅)
游程已近尾声,9月9日是此次新疆旅行的最后的一天,导游是不会放过这最后机会的.早餐后,大巴车又将我们拉到一家更大的和田玉购物店.这次购物时间更长,整整一个上午都呆在购物店.还好,团里两位女士购买了五千 ...
-
咱们村‖魔爪(连载五)/郑宝昌(编辑:佟继梅)
(五)魔爪伸向纯真少女 今年22岁的朱坤,三年前同本村女青年江英结了婚,婚后不久生了一个小女孩,现已三岁.妻子温柔贤惠,勤劳肯干,小日子过得蛮红火.俗话说:"饱暖思淫欲&quo ...
-
咱们村‖丹东赏桃花/郑宝昌
责任编辑:佟继梅 时值初夏,老唐约我们几名老同学去丹东赏桃花.这已是老唐第二次约我们去丹东.2017年第一次约我们去丹东时,因故没有成行,这次盛情难却,我和杨树华等六名男女同学应约前往. 老唐今年61 ...
-
知青老白:忆起交公粮时的往事,我心里有很多话想说
原创鬼眼穿魂2021-04-22 00:01:15 当年,我插队的地方属于丘陵地带,半田半地,四季分明.水稻种两季,早稻和晚稻,夏收早稻,秋收晚稻. 夏收非常繁忙,又要抢收,又要抢插,俗称双抢. 夏收 ...
-
咱们村‖怀念老姐/郑宝昌
责任编辑:佟继梅 情未了,人已亡,把酒问天寄哀伤.姐弟情,最难忘,一座孤坟话凄凉. 老姐,这已是你走的第五个祭日了,在这五年里,老弟我无时无刻不在思念你,今年的清明节我和大姐,还有你的老侄又一次 ...
-
郑宅村:郑氏宋时由兰溪东门迁来
郑宅村:郑氏宋时由兰溪东门迁来 马涧镇郑宅村由原来的郑宅与后翁2个行政村组成. 郑宅自然村,村以郑姓居住得名. 八角殿自然村,村以殿得名.八角殿建于清乾隆年间.村中世居黄姓.下新屋自然村,位于郑宅自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