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战旗(12)|“密使一号”吴石
相关推荐
-
中统与军统的演变历程
谍战片看多了,常分不清中统.军统,今天这里梳理一下二者的发展演变历程 中统:是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的一个机构,以对付共产党和负责搜集各省市的报刊杂志内容和言论.1938年8月成立. 1928年初,国民党在 ...
-
《隐秘而伟大》之外:淮海决战中的情报传奇
如果懒得看文字可以听语音版哟~↓↓ (在 [喜马拉雅FM] APP 中搜索"大锤说史"关注收听过往节目) 友情提示 大锤粉丝交流群已经建立啦!各位读者老爷可以添加群助手微信:447 ...
-
冷月无声照沧海,为了祖国统一大业,他们视死如归!
安全 研究 第520期 国家安全 全民有责 他们本可以与家人团聚,危难时刻,却不惜冒着死亡,在枪口和刀刃上起舞.他们本可以享受和平,却不惜隐姓埋名,献身国家大业.他们在暗夜中无声潜行,用信仰照亮未来 ...
-
她为情报潜伏在国民党父亲身边,暴露身份后,父亲绝望自杀
她为情报潜伏在国民党父亲身边,暴露身份后,父亲绝望自杀
-
铸就共和国基石的中共特工史迹——《中共特工》
隐蔽战线 "疾风劲草,青史英豪". 他们在艰险的战争年代,不计个人得失,在隐蔽战线上,在极其艰难险恶的环境下,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出生入死,默默无闻,为夺取胜利发挥了特有的作用.他们是 ...
-
《潜伏》余则成原型:拍不成的“全家福”,因一张通行证暴露殉国
原创2021-05-29 12:00·文哲致思 1949年10月6日,农历中秋节,台北的天气依旧相当闷热,在这个万家团圆的节日,一位刚从大陆来到台湾不久的中年男子,带着妻儿拍下了一张合影,做为初登宝岛 ...
-
再论《悬崖》和《潜伏》——评价谍战剧的标准,到底是什么?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评价文艺作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极为正常的事情.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内在规律和统一标准.在标准的范围内讨论问题,越讨论就会越清晰.若脱离这个标准,就会像脱轨的列车,即便不翻车 ...
-
1949年10月8日,北京外国语学校学生...
1949年10月8日,北京外国语学校学生陈海若到外一公安分局检举:有一个叫吴秀珍的妇女是他父母的朋友,吴秀珍的丈夫张之程是特务,现在来找他父母,住在前门外第一宾馆. 外一分局的侦查员们听到这个消息后, ...
-
今日揭秘:独闯龙潭,红色女特派员能否绝处逢生?
1949年末,天翻地覆,长夜已尽.一位刚毅的女性却远离亲人,踏入白色恐怖的台北.独闯龙潭,深入虎穴.2个月的铤而走险,换来"足以致命"的台湾防卫绝密情报.年关将至,回程在即.面对即 ...
-
虎穴藏忠魂——吴石将军的传奇
此人是潜伏级别最高的"密使一号",比余则成传奇 惊涛拍孤岛,碧波映天晓: 虎穴藏忠魂,曙光迎来早. --毛主席赞"密使一号"所作的诗 吴石,1894年出生于福建 ...
-
建国初,破获第一起国民党潜伏大案,老地下党员缜密观察神速破案
举世瞩目的平津战役最终以傅作义将军接受和平改编而告终,北平这座千年古都也幸运地躲过了战火的摧残.但北平的和平解放并不意味着和反动派的斗争已经结束,相反与他们之间的战斗反而变得更加残酷,从战场上转移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