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的清热解毒作用
有的教材里面,讲甘草有通淋利尿的作用,依据是一些清热利尿的方剂,比如导赤散、六一散中都含有甘草,但甘草在这类方剂中,并非是通淋利尿,它是在通淋利尿的同时,能够保护尿道黏膜不受损伤,缓解尿急尿痛的症状。如果把它作为通淋利尿的主药,大剂量应用,会适得其反,因为甘草本身并不是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的药物,从西医的角度来讲,甘草有类似糖质皮质激素的作用,不仅没有利尿的作用,反而会保存身体的水分,会导致水钠潴留、排钾、升高血糖,血压。从中医的角度讲,甘草的补中益气也会妨碍其通淋利尿的作用,所以,利尿方剂中,甘草作为反佐药,起到保护机体黏膜,防止水液代谢过度的作用。
有些热盛情况就不能大量用甘草,甘草是补中的药物,比如中气瘀滞或者是体型肥胖痰湿重的人,用甘草补中反而使气机郁热滞留中焦,也会使热毒滞留体内难以清除。
现在的中医教材对甘草的定义从五个方面,第一是补中益气,第二是缓急止痛,第三是止咳化痰,第四是清热解毒,第五是调和诸药,如果按这个定义去学习甘草这味药,我们往往认为甘草能直接达到清热解毒的作用,其实不然,我们不能认为甘草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就认为甘草是清热药,而单独用大剂量甘草作为主药去清热,而是甘草这味药就像西医的激素一样,是通过对身体免疫抑制保护机体,如果单纯的用这类免疫抑制剂,对身体的伤害是后患无穷的,非典的时候,医院大量用激素抗击非典,经过激素治疗的患者,身体留下了大量的后遗症,所以我们用甘草治疗疾病的时候,不能长期大量应用。
甘草和类固醇激素一样,在疾病急性期能够缓解疾病的症状,保护机体免受毒素的伤害,但这个药并没有直接去除热毒的作用,这些药往往是配合其他有针对病因治疗疾病的药物使用,起到治疗疾病清热解毒的作用。
甘草的化痰止咳作用也是一样,脾为生痰之源,脾虚后不能运化水湿,水液停滞生痰生湿,甘草能够补中健脾,所以甘草使脾气足,脾气足,减少痰液的生成,从而起到化痰止咳的作用,同时甘草保护气管黏膜,缓解气管的痉挛,起到止咳化痰的效果。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甘草有止咳化痰的作用,就说甘草是化痰止咳药,甘草止咳化痰只是配合其他药物,如果是身体偏实痰湿较重的情况下咳嗽,用甘草反而会使病邪滞留不去,痰浊雍盛,如果中气不虚的人,如果长期用甘草会后患无穷,比如最常用的甘草片,说明书上也强调不能长期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