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重弹上语文课不如让学生去阅读

为何重弹上语文课不如让学生去阅读

渐新堂

最近网上一个调调又越来越频繁出现,上语文课不如让学生去阅览室读书。

略微细想,就不难发现,这不是一般教师发出的声音。赞同并反复提倡此论调的,大概有以下几种人。

一 在精英学生面前难以施教的人  这些人在尖子集中的学校及班级里,自己的语文水平很平庸,没有内容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教学。自己如果与学生比水平,班上 的大多数学生能够达到的考名牌大学的水平,而自己考重点大学都非常困难甚至无望。但是,这类人虽然在学生面前难以理直气壮地骄傲,走出校门却不能够自认不行,必须在同行面前挺起胸膛,说自己如何没有去上语文课,而是放手让学生在书海中遨游,教语文是一种很好的自由享受的职业啊。

二 自己因为历史的原因没有遇上过好的语文课的人  这些人有点小聪明。虽然一辈子没有遇上好的语文老师,没有见到过好的语文课,完全靠自己的阅读,在过去人生长河里机缘巧合,走上了语文学科的位置。以自己的所谓的偶然成功来替代了一般语文学习规律,认为语文学科是没有必要存在的,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粗略感觉去粗暴地否定自己正在从事应该提升语文教学水平的本职工作。

三 没有在中小学教过语文的一些名人,包括北京教育大学的一些教授,秉持语不逆反誓不休的心态,无视社会以及学校教育的现实,无时间与普及的发展大趋势,提出甚至鼓吹不要上语文课,只要把学生放到图书馆,学生的语文成绩语文水平自然会提高。这些名教授忽略了学校教育对自己的影响,只看到了自己的聪明,夸大了离开学校博览群书的极端重要。

四 一些在语文学科上混日子的人 当然其间也包括自己在语文教学的职业生涯中得不到或者没有得到过快乐的人。以学科不作为,放任自流即放羊式教学为主要的课堂教学方式,从事逃避责任的学科课堂教学,还常常美其名曰,尊重学生的学习选择,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语文课被耽误得越多越好,自个儿不进行艰苦的脑力劳动,却在一旁偷着乐。

五 有经济利益诉求以赚钱为快乐的图书出版报刊杂志等  没有到语文课堂上去,就希望学生以及学生家长不断买书,不再进教室上语文课。无限夸大个人自由阅读的作用,不断贬损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不断放大语文考试中需要改进的内容,似乎很多语文状元都是靠自己的课外阅读而练就的。希望我们的教师不再是教师,都变成一辈子的读师。学生读,教师读,大家都没有必要去学去教。包括一些培训机构,也反反复复强调一些谬论:与其教不如读,只要一辈子读书,不教也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水平得到提高。即使是已经读了二十年书的硕士博士,期数也是白读的,没有读我推荐我指定的书。面对小孩子,也应该把读过的书抛弃认认真真开始再重新读书,在退休前一辈子以读书为主,别去管什么教不教的,学生自然会批评性地读会一切。

当然,实实际上不止以上五种人,可以说,这些观点不是完全没有自己的感觉与依据,但是,都非常的坚持着自己地位的傲慢与脱离实际的偏见。

精英不需要学,普及教育之后大家都可以上大学之后,普罗大众是否也不需要学,人人都能够无师自通,包括我们的被责骂最厉害的语文学科。一区县一地市乃至以一个省的尖子精华集中的学校,其实是可以叫语文教师不上语文课的。这些学校不少的语文老师其实也没有怎么认真上语文课,帮学校写材料帮领导写文章的不少,学生则真的几乎是靠自己在学,即使要上语文课,也需要组织观众前往,也大多是上点花拳绣腿式的演戏一般的所谓示范课。

教师无内容教  因为中文专业是基础专业长线专业,社会职业中很多地方都需要宽口径的中文毕业生,因此,几十年来落到学校上语文课的教师在与其他学科相比较中处于差师比例较高的学科。先天不足,后天不力,使得语文教师群体在媒体在教育舆论中被自卑被愚钝着。不阅读不写作不进行语文实际操练的语文教师比比皆是,加上本世纪以来教育极端不自信言必称希腊教必学欧美之后,语文课堂上仅仅需要一点奇技淫巧的重复。随着这样的潮流,语文教师无需深入内容,只需重复技术与方法,在媒体暴力职评导向以及职业惯性作用下,自然无内容可以教了。

检测无活力考 多年以来的语文学科的考试,都处在远离内容考贴经(记忆)考演绎(代圣人立言)考技巧(重复次数),而缺少对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上的深入考查。因为命题水平命题时间所限,宁愿花费大量时间去课外寻找随意性很强的文字,不愿意深入研究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感悟体验以及内化新进的程度,语文试题就越来越远离我们的语文课堂,远离我们的语文学科中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了,。除掉极少数的机械记忆的内容(默写之类),语文考试在取消语文课堂教学方面,所起的消解作用也是年复一年日益巨大了起来。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很快到来,基础教育更加普及,无论遗传基因好坏家庭文化影响大小,在人人都在上学以后,语文学科难道真的在一些身居高位的不接地气的教授名师教研员的倡导中会像盲肠一样萎缩消退出历史舞台了,或者说只给时间让学生到阅览室读书而不再配备语文教师来上课语文课了?

长按或扫描此码方便继续关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