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抬头见,青春转眼休

神仙水旁的小桥
2021年7月24日傍晚,我和欧其军、刘伟重访矿中后,驱车下山,途经神仙水,我建议在此稍停片刻。
神仙水是从文化山石缝中汩汩涌出的山泉,山泉的旁边,是一道从大降坪到高峰的山涧,涧水淙淙。不知道的人还以为那山涧水是神仙水,那道小桥是架在神仙水之上。其实山涧是山涧,神仙水是神仙水。
神仙水旁的小桥为钢筋混凝土所造,看上去非常简易,但与周围的环境十分协调。桥的跨度很小,只有四五米,侧面看,桥面好像只有一块混凝土预制板,但当你来到桥前,会发现桥面是由两块大小相同的混凝土预制板拼成的。桥面之所以造这么宽,是因为高峰生活区的学生,每天上学、放学都要往返这座小桥。文化山上有我们云硫的中学、小学、技校和职校。
神仙水旁的小桥原来是与通往山上的一道石级相连着的,如今这陡峭的石级已被茂密的野草掩盖。套用“地上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的名言,我们可以这样说:地上本来是有路的,但没有人走,也就没有路了。

通往山上的石级被野草掩盖了
记得通往山上的那道石级很有点险。我曾在1992年3月31日的《云硫报》第二版上曾发表过《文化山》一文,其中写道:
不久,我得了胃病,每日往返于学校与医院之间,下山走的是东面山坡的一道石级,那石级又陡又窄,一边临着悬崖,没有护栏,又是风口,山风很是劲厉,病弱的我,真有点害怕,可又觉得这才有山的意思。
当我从车上下来,拿着手机来到神仙水前,咔嚓咔嚓,对着小桥的侧面就拍摄了2张照片,然后走到桥面,咔嚓咔嚓,对着被野草掩盖的石级又拍了2张照片。
拍摄完毕,我站在文化山下的小桥前、高峰通往大降坪的公路旁,染着夕阳,看着照片,一种往事难忘的情怀随之油然而生。是的,离开云硫26年了,但云硫的一切还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那么让人遐想……
于是为照片配五言律诗一首:
此地神仙水,潺潺日夜流。
砼桥宜简易,山径爱清幽。
学校抬头见,青春转眼休。
夕阳寻旧梦,研墨写云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