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达:哲学是人类认识中最高的智慧

(0)

相关推荐

  • 老子与柏拉图被誉为世界精神孕育者,那么谁是参透宇宙的圣哲?

    "轴心时代"的辉煌和"欧洲中心论"的偏见 大约在公元前 600-公元前 300 年之间,相当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希腊.古印度等几大文明古国,在这一时期 ...

  • 胡塞尔说的“现象”,和一般意义上的“现象”,有什么不一样?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我们继续介绍,20世纪著名的现象学哲学家,胡塞尔的哲学思想.今天,我们来聊聊:现象和现象学? 说到现象,我们通常的理解是来自于感官的所见和所闻,比如看到日月星辰的变化是一种 ...

  • 《理想国》【哲学】:读千卷书之第77本—每天1分钟读1本书

    <理想国>[哲学]:读千卷书之第77本-每天1分钟读1本书 今天分享第二十五本关于"轴心时代"的著作:<理想国>. 柏拉图记述了老师苏格拉底与当时雅典的社会 ...

  • 坤鹏论:什么是哲学?

    我们的心灵需要思想,就像身体需要食物一样. --坤鹏论 坤鹏论已经写了不少关于哲学的文章,但它们往往聚集于某个主题,或是某个派别,而对于它们之上的哲学这门学问,却鲜有介绍. 其实,关于哲学的系列专题我 ...

  • 教育学知识点-柏拉图的“乌托邦”

    柏拉图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整个西方文化中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在教育学发展的萌芽阶段是考查频次较高的人物.其题型多以客观题为主,内容多针对其思想.著作来进行考查.等下面我们将针对这部分知识 ...

  • 探究“万物本原”的西方哲学

    对于西方传统哲学的产生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作为主流观念的理解,即哲学员早起源于古希腊的自然哲学,这种解释认为哲学源于对自然世界的"惊异",由"惊异"开始了超越宗教 ...

  • 为什么哲学对我们的人生如此重要?

    文章:公众号和头条号同时发布 文章精简后制成的短视频:西瓜.抖音和哔哩哔哩发布 2019年1月,我创建了我的公众号,两年多的时间内笔耕不辍,最多的时候一周写了十四篇原创文章,现在的更新频率是一周一篇长 ...

  • 陈先达:哲学需要烟火气

    我是读者,也是作者:喜欢读,也写作.作为读者,我喜欢理深词丰.耐读能懂的东西:作为作者,我又会专注自我,陷入生僻冷怪以为高的误区. 作者与读者心不相通,是作者尤其是哲学论著作者的大忌. 当然,并不是所 ...

  • 陈先达:哲学教会我们看见事物的本质,仅此一点就足矣

    不懂哲学的国王是不是戴王冠的驴不关我们的事,但哲学与我们这些普通人,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干部,无论是青年还是老年都息息相关.我们不能说不懂哲学是徒有其名的人,但可以说善于哲学思维的人是个有智慧的人. 2 ...

  • 陈先达:学术论文不能在概念中翻跟斗,让人不知所云

    文章来源: 原载于2014年9月22日北京日报第20版.如有侵权,敬请联系删除. 文章导读 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中专门论述过什么是理论研究,什么是理论家的问题. 他说:"我们 ...

  • 陈先达:为什么要多学点哲学,少看点“鸡汤”?

    ◉ 哲学最大的技能就是引导或者教导人们如何进行抽象的理论思维. ◉ 哲学的技能是包括人格.理性.信念在内的思维技能,而不单纯是一种实用性技能.它绝非无用,而是超越一切技能的最具价值的技能. ◉ 要使人 ...

  • 陈先达:哲学并非是高贵、神圣殿堂,而是回归生活的学问

    哲学必须始终保持与生活的联系.它不能高踞由概念与范畴垒砌而成的神圣哲学家殿堂之中,而应该重新回归人的实际生活. 让哲学回归生活,不是蔑视经典.回归平庸,而是既要重视经典,更要重视生活.哲学家应善于从平 ...

  • 陈先达丨哲学可以活人也可以杀人

    陈先达: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哲学组组长.195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1956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班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著作和论文曾获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人文 ...

  • 陈先达:哲学难题之谜的破解

    陈先达(1930.12.30-)男,江西鄱阳人,当代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岗位教授,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现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哲学部委员.中国历史唯物主 ...

  • 陈根:人类粪便中,竟存在5万多种病毒

    文|陈根 人体肠道包含数百种不同种类的细菌群落,这些细菌对健康和疾病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被称为肠道微生物群.此前已有研究表明,细菌种类与肥胖.免疫反应和心理健康等多种疾病有关. 然而,一个经常被忽 ...

  • 知数达理 | 你懂排球中的物理原理吗

    (原载<知识窗>202012期) 2020年国庆期间,几经周折,由中宣部与国家体育总局联合拍摄的国产影片<夺冠>终于上映了.影片带领观众重温中国女排激情燃烧的岁月,在为中国女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