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名家竹林七贤图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模印砖画由200 多块古墓砖组成,分为两幅,嵇康、阮籍、山涛、王戎4 人占一幅,向秀、刘伶、阮咸、荣启期4 人占一幅。人物之间以银杏、松槐、垂柳相隔。8 人均席地而坐,但各呈现出一种最能体现个性的姿态, 士族知识分子自由清高的理想人格在这块画像砖上得到了充分地表现。

唐 孙位 高逸图 上海博物馆藏《竹林七贤图》残卷

我们来结合“竹林七贤”和荣启期的个性特征来看砖画中的人物。嵇康为“七贤”之首,是一个豁达而有文采的人物。据文献记载,稽康“博综伎艺,于丝竹特妙”,且常“弹琴咏诗,自足于怀”。砖画中的稽康正在抚琴,微微扬头举眉,有“手挥五弦,目送归鸿”的神情,给人一种旁若无人之感。阮籍是一个不拘小节的人,喜好饮酒,且“嗜酒能啸”,就像我们今天所说的把手指放在嘴里吹口哨一样。在“七贤”中,有“嵇琴阮啸”之说。这块砖画中的阮籍侧身用口作长啸之状,很显然一幅嗫嚅忘形的样子。《山涛传》中对山涛有“饮酒至八斗方醉”的记录,可见山涛也是一个酒鬼。在这幅砖画中,山涛手执一酒碗,典型一个嗜酒如命的文士。王戎为人直率,不修威仪。此砖画中的王戎手舞如意,并配以钱箱、赤腿,姿态懒散悠闲,自得其乐。

宋 佚名 孔子见荣启期图 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据文献记载,向秀“雅好老庄之学,庄周著内外数十篇……秀乃为之隐解,读之者超然心悟,莫不自足一时也”,可见他是一个十足的道学家。砖画中的向秀闭目倚树,似乎在对玄理深思。刘伶嗜酒如命,“止则操卮执觚,动则契盍提壶”,大杯小盅,来者不辞。砖画中的他手持耳杯斟酒,一副醉意朦胧之态。阮咸通音律,擅弹琵琶,当然,这里的“琵琶”与现在的琵琶不同,它是一种被称为“阮”的弹拨乐器,相传这种乐器就是由阮咸发明的,有人把这种乐器叫做月琴。画中阮咸挽袖拨阮,完全沉浸在音乐之中。

明 仇英 竹林七贤图

荣启期是春秋时代人,其思想与以嵇康为首的阮籍、山涛、王戎、向秀、刘伶、阮咸等“竹林七贤”有相同之处,所以也被一起加以推崇。除了绘画构图上对称的需要外,更有以荣启期为“七贤”之楷模的寓意。画中的荣启期,端坐向前,鼓琴而歌,似乎在向学生们讲学,神态威严,的确有点楷模形象。

明 李士达 竹林七贤图卷 上海博物馆藏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保存最好的一幅砖画

汉画像石、画像砖始于西汉的画像石和画像砖随着厚葬之风愈演愈烈,到了东汉则更为盛行。雕刻于石料表面的装饰性图像,其雕刻手法的运用基于图像的绘画特点,叫画像石。在砖头模子上刻画后再压成砖坯烧制出来的则叫画像砖。是主要用于坟墓前祠堂、墓室及石阙等墓葬建筑的装饰性图像石刻和图像砖。

清 禹之鼎 竹林七贤图 拍品

南朝陵墓砖画现已发现的有5处,均在江苏南京、丹阳一带。在南京西擅桥附近齐、宋后期的大墓、丹阳建山齐废帝陵、丹阳胡桥齐景帝陵墓内均出土有《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其人物形象、构图、风格基本相同,只是人物排列顺序和某些细节与题字略有差异,其中,西擅桥出土的砖画在所有这些砖画中是艺术水平最高的。

清 冷枚 竹林七贤

从《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看中国南方文化对北方文化的影响

据《南史·齐本纪·废帝东昏侯》载:南齐宫廷中即有“七贤”的壁画,陵墓中的“七贤”壁画正是宫廷“七贤”壁画的挪置,反映了当时对于清谈玄学的崇尚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竹林七贤和荣启期》砖画的原作者不论是顾恺之还是陆探微,都为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提供了可靠而详实的资料,因此备受美术史界的高度重视。

清 沈宗骞 竹林七贤

观察同期北方的现存实物,从一些人物造像的风格上可以看出与风靡南朝的清秀人物风格有明显的渊源关系。北方当时为少数民族统治,北朝政权与南朝政权隔江对峙,但在文化上却视南方为正宗,尤其在北魏孝文帝拓跋珪进行改革,施行汉化政策,并迁都洛阳后,北朝贵族彻底接受汉化。流行南方的审美风尚自然直接影响北方正在大规模进行的佛教造像及其他造像活动。龙门北魏石窟与河南邓县雕刻是呈现这一特征的典范,出现了显著的“秀骨清像”风格的作品。龙门北魏石窟是迁都洛阳后营造,为云冈石窟的继续,它是一切艺术手法汉化以后的杰作。总体造像风格已完全不同于云冈石窟所体现的北方民族勃兴期的豪迈刚健与淳厚庄严的精神气质,而表现为宽衣博带、秀骨清像的风流名士形象和纯净、精巧、纤丽的风格特征。河南邓县雕刻的两幅代表作《出游画像砖》和《战马画像砖》,也是这一风格的典范,人物、马匹都显得瘦削洒脱,雕刻线条劲挺而飘逸,神形兼备。

(0)

相关推荐

  • 国家宝藏知多少——砖画《竹林七贤与荣启期》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很多宝藏吗?其中最神秘.最珍贵的,要属那些文物呢?文物就是有价值的古代遗物和遗迹,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等.无论是哪一种文物,都蕴含着古代的信息.有的文物虽然 ...

  • 李若晴:材质、题材与图像: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画像砖渊源考

    李若晴 男,广东海丰人,博士,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美术史.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南京.丹阳两地发掘的四座南朝墓葬中,相继发现以"竹林七贤与荣启期"(以 ...

  • 禁出文物(064)|竹林七贤砖印模画

    竹林七贤印模画 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文物信息:长244厘米,宽88厘米 文物年代:南朝 出土信息:1960年南京西善桥宫山大墓出土 馆藏地点:南京博物院 竹林七贤印模画,长244厘米,宽88厘 ...

  • 一口气读懂竹林七贤︱魏晋名士:活着就好

    ▼ 如果要说谁是中国古代第一男子偶像天团,那肯定非竹林七贤莫属. 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 中国魏晋时期的七大名士,隐居于竹林之中,每日饮酒.纵歌,不拘礼法,肆意欢畅,堪称" ...

  • 一组高清竹林七贤砖画、戏龙砖画、狮子砖画、武士砖画、莲花纹砖

    本文是一组南京博物馆藏魏晋南北朝砖画.砖文及瓦当,件件都是精品,尤其是<竹林七贤和荣启期>砖画更是南京博物院18件"镇院之宝"之一,除该砖画外,还有"羽人戏龙 ...

  • 中国历代名家画菊花图欣赏,大饱眼福

    中国历代名家画菊花图欣赏,大饱眼福

  • 100幅历代名家兰花图,看了还想再看

    中国人对于花的理解与依恋 往往是从生命的大彻大悟中得来 花之情本是人之情 晋陶渊明独爱花中隐逸的菊 自李唐以来,国人多爱富贵牡丹 而宋周濂溪则独爱花中君子的莲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爱情 最终也化为了恋 ...

  • 立夏,看中国历代名家写“夏”!

    说文解字中的"夏" 5月5日,是"立夏",今天我们说说"夏"字. 秦<墙盘>中的"夏" "夏&qu ...

  • 中国历代咏菊图

    菊丛飞蝶图 南宋 朱绍宗 咏菊的诗人可以上溯到战国时代的屈原,而当晋代陶渊明深情地吟咏过菊花之后,千载以下,菊花更作为士人双重人格地象征而出现在诗中画里,那种冲和恬淡的疏散气质,与诗人经历了苦闷彷徨之 ...

  • 中国历代王朝世系图 从黄帝时代到清朝

    注:以下图片均来自网络(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 黄帝.三代时期:先秦时期的王朝以及诸侯国几乎都能追溯到黄帝时期. 夏朝: 先商以及商朝: 先周以及周朝: 先秦时期主要的诸侯国世系:先秦时期各诸侯国大多数 ...

  • 历代名家赤壁怀古图,值得收藏!

    北宋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也就是赤壁战后的八百年后,苏东坡与友人两次泛舟游于黄州城西的赤鼻矶,因写作了脍炙人口的<前后赤壁赋>二赋,此后黄州赤鼻矶遂有「东坡赤壁」之称. 正是此时苏轼因 ...

  • 艺术与阅读 | 书香盈画——中国历代经典读书图解读

    为丰富阅读推广内容,创新阅读推广形式,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美育作用,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拟举办2021年"艺术与阅读"美育展览活动. 本次活动聚焦艺术,突出阅读,鼓励观展者阅读 ...

  • 历代名家报喜图,愿您天天有喜!

    齐白石 <元日报喜图> "喜鹊声唶唶,俗云报喜鸣".传说喜鹊能传达未知的好消息,故民间将喜鹊作为一种报喜的吉祥鸟. 徐悲鸿<喜上眉梢> "画鹊兆喜 ...

  • 中国历代名家笔下的成双成对国画欣赏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在中国历代画家笔下,画家们通过创造各种各样成双成对的形象,表达美好吉祥的寓意与祝福. 唐,韦偃<双骑图>,绢本,纵3l厘米,横44.5厘米.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