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为什么挡不住游牧民族南下?
相关推荐
-
金朝末代皇帝的结局有多惨?母亲、妻儿都沦为奴隶,本人悬梁自尽
文/格瓦拉同志 亡国皇帝的命运大都很不堪,即使能逃过一死,余生大都会在窝囊屈辱中度过.不过,某些很有性格的皇帝,在亡国后却不愿乞怜求生,而是选择以身殉国,轰轰烈烈地结束自己的生命,令后世不胜感慨.在殉 ...
-
引蛇出洞大战野狐岭/读李兆庆著《成吉思汗》有感之七
作者/高天保 公元2021年3月31日 铁木真自公元1206年统一蒙古各部落,建起蒙古帝国之后,又在1205年至1209年三次征讨西夏,使西夏臣服于蒙古帝国,从而拆散了金国与西夏的联盟,使金国失去了左 ...
-
金国抗击蒙古差点翻盘的战役 三峰山之战
金在成吉思汗时期,仅剩河南和陕西之地,但是金布置了黄河潼关防线来抵挡蒙古军,成吉思汗名将木华黎数次攻打潼关,没有攻打下来,抑郁而死,成吉思汗为了可以攻入金的陕西之地选择了灭西夏,但是等到差一点攻破西夏 ...
-
长城为什么挡不住游牧民族南下? | 循迹晓讲
◎ 循迹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 作者:哈尔德根艇长 ◎ 编辑:马戏团长 ◎ 全文约4000字 阅读需要10分钟 ◎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原农耕 ...
-
历史上最著名的十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上)
中国历史上,如果以广义来论,始终有着两种并立的文明,两种文明大致以长城为界,也就是现在说的半干旱和干旱分界线,以南为农耕文明,以北为游牧文明.游牧民族善骑射,往往带甲百万,自古以来就是华夏农耕文明的最 ...
-
历史上最著名的十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下)
书接上文,我们从西周讲到了盛唐,从犬戎入侵亡西周到白狄南下临黄河:写到了匈奴入侵,高祖受辱:再到五胡乱华,匈奴.羯族.氐族.羌族和鲜卑先后入主中原,在中原和西北等地先后建立起了众多割据政权:再后来,突 ...
-
“五胡乱华”,还是“游牧民族南下”?华夷之别是华夏千秋大义!
明末思想家.船山先生王夫之,在其所著<读通鉴论>中,提及五胡乱华之世,天下之大防者二:华夏即君子.夷狄即小人,绝不能"以一时之君臣,废古今夷夏之通义". 华夏民族大义并 ...
-
历史上真实的游牧民族,南下真不是挑事,是他们真的快饿死了
前言 贯穿中国古代历史,古老的华夏民族一直在战争的状态下度过,真正和平的没有几年,我们在古代就是一个"战争民族",而古代的战争对象分两种:内部战争和与异族的战争. 其中北方的游牧民 ...
-
战争与季节:古代游牧民族一般会选择什么季节南下劫掠? | 循迹晓讲
|循迹晓讲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作者:方生 |配图/排版/校对:循迹小编 |全文约3200字 阅读需要10分钟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在古代战争中,很少有在寒冬腊月打仗的 ...
-
长城内外(上):隐藏在农耕民族VS游牧民族背后的地理密码
筑城以居是人类迈向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把高大.坚固的城墙应用到漫长的边防,修筑成一道绵延的长垣,以抵御外来威胁,几乎在同时期东西方世界都能想到的军事防御方式.中国长城始于战国时期诸侯国修筑的边防长城. ...
-
宋朝80万禁军为何挡不住7万金兵南下 宋太祖 都怪当初没迁都
一说起宋朝,大家的印象都是"弱宋",但是实际上,宋朝的经济繁荣程度是中国历朝历代最高的,所以不是"弱宋"而是"富宋",但是后来宋朝真的弱,特 ...
-
世上最“不正经”的文物,卖起萌来谁也挡不住
一提到博物馆文物, 自然就想到一些价值连城的国宝,像商周青铜器.魏晋的佛像.唐三彩.明清官窑瓷器等,但是,也有一些"不正经"的文物,卖起萌来谁也挡不住-- [北齐思惟菩萨] 河北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