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前的一篇札记

偶见13年前所写的家庭教育札记,其时儿子已大学第三年,反思约二十年的家庭教育,反观当下之现实状况,身为教师家长的我,感慨更多感受更深,兴致所至,记下上面这段文字,饱含个人的真切感受,愿为后人记取或借鉴!
今将昔日这段文字公诸于众,献给“重教育、爱孩子”的家长朋友。
回想今天之现状,给我启迪至深:
(一)在十岁左右是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期,要注意培养他良好的习惯。如读书的习惯、与人交流的习惯、爱整洁的习惯等。
(二)父母在教育问题上务求一致,如果不一致,还不如单亲家庭的好。要多鼓励,培养其自信心,在某些原则问题上不能让步,一定要旗帜鲜明!
(三)要抽出时间陪孩子玩耍,在活动中沟通、帮助和引领,不要轻易出现与孩子闹僵的状况,须知,出现这种状况又如何收场呢?
(四)要让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这是最重要的。牺牲孩子的健康与快乐又换来什么呢?值得吗?
(五)教育孩子讲诚信,有爱心,家长应当在孩子面前当好示范。
总之,应当承认每个孩子都是可以教好的,但你要拥有一套适合于他的好办法才行,需要把握最佳教育时机,现在我越来越感受到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家庭的最大幸福!
2008年10月
今天再读上述教育感言,还想作些补充与注解。
对孩子的教育越早越好,不赞同“还小”、“等长大了”的说法!及至成年基本定型,“外力”已难改变之,唯有自身的觉悟觉醒,还得凭借强大的意志力!
所谓原则问题上不妥协,是指制定的规矩、不可逾越的红线等。如不准撒谎、不说脏话,未经同意不得拿人家的东西、不能私自取家里的钱、未得家长许可不可留宿在外等,这些是绝对不含糊的!
别自己沉湎于手机,把孩子晾一边或要求孩子做这做那。很多事儿,最好是家长与孩子一起做,莫错过亲子交流及教育引导的大好时机,特别对于幼小的孩子!
“快乐与健康”是孩子成长不可或缺的营养素。牺牲睡眠时间、剥夺娱乐时间等仅为对孩子犯错的惩戒。从长远看,考试分数仅是衡量孩子的一项指标,远没有孩子的健康快乐重要!不必为了脸面而执着,无需罔顾实际去攀比。
家长朋友切记,您的一言一行都在孩子“监视”与仿效之中。“要孩子做的,首先自己做到;要孩子不做的,自己带头不做。”在日常生活中,务必谨言慎行,做好孩子的表率,树立家长的形象。
当孩子的家长,谁都是第一次做!都是边做边学、边学边做,力求做好,与孩子一起成长进步。对孩子的教育,关键就在十岁前后的那些年,不可疏忽,不容迟疑!“贻误庄稼是一季,耽误孩子可是一生啊”!愿我们不断提高家庭教育的成效,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氛围,为孩子发展进步支持鼓励,为孩子的培养造就竭尽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