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唐朝平定安史之乱后为什么不撤除“藩镇”? | 刘三解
相关推荐
-
残唐五代:一百五十载腥风血雨(藩镇割据篇)
[精彩序言] 俟今后,陛下可为大家,余事皆付老奴足矣.---唐代宗大历三年(756),权宦鱼朝恩与代宗皇帝语 臣于元和三年作<元和方镇图>,窃观有唐之号令,盖不出关陇.河洛矣!骄兵悍将,盘 ...
-
中晚唐的藩帅,为何屡屡被麾下士兵“以下克上”
"藩镇割据",似乎是唐代中晚期政治的一种常态,在许多人的印象中,"藩镇"与"割据"两词几乎可以被同等视之. 而在安史之乱中,成为叛军大本营的 ...
-
化外之地:中晚唐的河朔三镇与河北
一 河朔三镇 河朔三镇是指唐朝末年藩镇割据时位于河朔地区的三个藩镇势力,是范阳节度使.成德节度使.魏博节度使三个节度使的合称,范阳(又称幽州或卢龙,今日河北省北部,北京.保定及长城附近一带).成德(幽 ...
-
为什么曹操听说刘备举旗反叛后竟然会感到“恐惧”? | 刘三解
上期节目我们谈到了官渡之战前,刘备和曹操各自对对方一次巨大的误判,刘备认为曹操主动与袁绍开战是老寿星上吊,活得不耐烦了,自己又困于许昌,很可能陪葬,这才倒向董承密谋集团,寻求一条退路. 而曹操则认为刘 ...
-
唐朝在安史之乱后已经一蹶不振,为何拖了将近一个半世纪才灭亡
唐玄宗末年至唐代宗初年的"安史之乱"通常被认定为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甚至也被认为是整个中国历史发展上的重要转折点.这场叛乱之后的唐朝被地方割据势力孤立起来,最终也被藩镇势力所取代 ...
-
唐朝在安史之乱后靠藩镇续命一百多年?考虑中晚唐皇帝的感受了吗?
全盛期的唐朝地图 前面的唐粉把藩镇吹得如此劳苦功高.忠李爱唐,考虑过中唐以后的唐朝皇帝的感受吗?从代宗起,哪个唐朝皇帝对藩镇不是恨得牙痒痒,又无可奈何? 安史之乱本身就不是被朝廷以武力消灭叛乱力量平定 ...
-
日本天皇曾计划出兵帮唐朝平定安史之乱,但为何最后计划终止了
文史经典碎读 每天10分钟,读透文史,看懂经典! 公众号 作者:贞观 校正/编辑:莉莉丝 全 文 约 2400 字 阅 读 需 要 7 分钟 公元755年,唐帝国发生了一件改变帝国走向的重大事件- ...
-
失控的幽州地区,频繁更迭的幽州节度使:安史之乱后的河北第一藩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后,河朔三镇的形成 自安史之乱开始,唐朝对幽州地区的管理,基本上就是失控的.安史之乱之后,朝廷无力追究河北的安史叛乱将领,于是只能采取安抚笼络的办法,一口气任命了幽州.魏博.成德三位 ...
-
三藩之乱毁了广东藩镇,三藩之乱的平定,也是广东藩镇的撤销
一.清朝正式决定撤销"三藩": 公元1673年(清朝康熙十二年)春,思虑再三的清朝康熙皇帝,正式作出撤藩的决定.即撤销平西王吴三桂镇守的云南藩镇,撤销平南王尚可喜镇守的广东藩镇,撤 ...
-
解答:藏传佛教到底是不是清朝制服蒙古草原的“金手指”? | 刘三解
据说"断更"的话,粉丝们会不爽,三解就回过头来谈谈古代史. 原问题如下: 明朝两百年未能征服蒙古,为何清朝仅一招就让蒙古人口锐减9成? 这个问题作为一个网文标题还真挺专业,&quo ...
-
解答:叶志超以骁勇善战著称,甲午战争中为何要弃城而逃? | 刘三解
问题如下: 叶志超以骁勇善战著称,甲午战争中为何要弃(平壤坚)城而逃? 回答如下: 过往对于叶志超的"弃城而逃",一般的表述是,此人作为平壤前线的总指挥,在城中军储丰厚的情况下,弃 ...
-
如果一个藩镇叛乱朝廷无法平定,就干脆设置更多藩镇
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如果朝廷不过多干预,哥舒翰其实是完全有能力将安禄山的叛军遏制在潼关附近的.但朝廷的过多干预,在叛军气势正盛的时候,玄宗不断催促哥舒翰主动出战,哥舒翰不得已出关迎敌,结果战败了. 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