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学术思想:附子用量煎服法(上)

(0)

相关推荐

  • 麻黄为什么要去上沫

    在<伤寒论>中,麻黄都是先煮的,譬如说,<伤寒论>: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这是小青龙汤的煎药法.麻黄先煎,而且去上沫 ...

  • 李可学术思想:附子用量煎服法(下)

    接上文: 二.李可附子用量煎服法 3.附子煎服法 首先是药与水之比例:     附子30克者5例,加水1500毫升,药与水之比例最低者为 1:3.5,如休息痢案(149页);最高者为 1:12,如足心 ...

  • 黄连用量多少克

    黄连 本品为毛莨科植物黄连Copt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 eaC.Y.Chen get Hsiao或云连Coptis tee ta Wall.的 ...

  • 从治疗崩漏到治愈子宫肌瘤 & 半夏泻心汤用量

    原创 张红跃,田耿 中医书友会第2083期 I导读:不可因B超等检查确诊为肌瘤而肆用活血!半夏泻心汤中各味药该用多少克?作者认为对一些名方.常用方应追本溯源,力求做到心中有数. 从治疗崩漏到治愈子宫肌 ...

  • 附子用量煎服法——李可学术思想探讨之七

    简介:摘要 针对附子用量煎服法的分歧,进一步探讨了李可学术思想.李可关于附子用量:阳虚用小剂,阳衰用平剂,格阳用平剂,亡阳用中剂,垂死用大剂:关于附子煎服法:附子30-100-200克,加水1500- ...

  • 【名医用药】李可--附子用量煎服法的详细剖析(上)

    每天为您推送基层医药知识 附子用量煎服法 -李可学术思想探讨之七(上) 作者:孙其新 导读 李可关于附子用量:阳虚用小剂,阳衰用平剂,格阳用平剂,亡阳用中剂,垂死用大剂;关于附子煎服法:附子30- 1 ...

  • 《伤寒论》附子用量煎服法

    1.1 附子用量 仲景是古代医家中最善用附子者,<伤寒论>113方,其中20方用附子.李可认为,考<伤寒论>四逆汤的原方,生附子1枚,约合今之20克(附子大者为20-30克), ...

  • 经时兼收创新方 ——李可学术思想探讨之二十(上)(下)

    作者:孙其新 摘要 针对李可验方数量之谜,进一步挖掘了<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李可验方百首:李氏命名方22首,笔者拟名方78首:李可验方归纳思路:从个案中找灵感,从类案中找规 ...

  • 中风危证不避麻—李可学术思想探讨之十六

    中风危证不避麻 --李可学术思想探讨之十六 摘 要 针对中风之内外风的争论,进一步探讨了李可学术思想.李可治中风思路:外风可引内风动,诸急.卒.暴皆是风:麻黄利窍通脏腑,汗法可治脑水肿:阳气不到便是病 ...

  • 火不归原引火汤——李可学术思想探讨之三

    作者:孙其新  来源:古中医网 简介:针对引火归原之火的不确定性,进一步探讨了李可学术思想.李可研究引火归原的思路:火不归原证的概念:火不归原证的特点:火不归原分型论治:火不归原类证鉴别:引火归原有狭 ...

  • 痰生百病虚为本 ——李可学术思想探讨之二十二

    摘要 针对痰饮病治疗规律,进一步探计了李可学术思想. 李可治痰饮病思路:痰饮概念:痰饮水湿,同源异流:阴阳寒热分型,六经三焦论治:有形之痰--肺胃痈结肿,无形之痰--心脑神经络. 治痰饮病常用方:小青 ...

  • 李可学术思想探讨之24 李可攻癌2号方

    李可攻癌2号方李可学术思想探讨之二十四        孙其新 摘要 针对肿瘤之世界医学难题,进一步探讨了李可学术思想.李可后期治肿瘤思想:以阴阳为纲,寒热虚实分型:阳虚寒凝型,攻癌2号方:阴证化阳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