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处的高度(深度好文)

低处的高度

儿时,曾留心过燕子飞行的过程,它们也是呈弧线飞行的,每次高飞前,总是要向下滑落一段,然后再奋力向上飞。

起初我不明白其中的缘由,直到现在我才知道,原来燕子下滑的过程是积蓄力量,是为了下一次飞得更高、更远。

我晃然醒悟,原来人生的低处只是力量的一种蕴藏,是为了走向另一个更高的顶点。那么当我身处低处时,又有什么好悲伤的呢?

通常当人们处于人生的高处时,总是志得意满,颐指气使,恃才傲物,沉浸在过去的辉煌中,因而停步不前。

其实这时已是强弩之末,即将滑向人生的低处。当人们处于人生的低处时,总是悲观失望,痛苦决绝,殊不知,否极泰来,即将步入另一个美丽的春天。

《蜗居》中有一句很经典的台词:人的一生是一条上下波动的曲线,有时候高,有时候低。

低的时候你应该高兴,因为很快就要走向高处,但高的时候其实很危险的,你看不见即将到来的低谷。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人的一生总是充满了坎坷与艰辛,总会遭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

当身处高处时,要不骄不躁,要意识到潜在的危险,要不断地奋发进取。当身处低处时,不要自暴自弃,不要悲观绝望,凡事要看到积极有利的一面,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等待下次机会的到来。

因为低处只是暂时的停留,只是力量的蓄积,一旦时机成熟,达到所需的能量,就会石破天惊,到达另一个理想的境地。

很多时候,巨大的成功往往会导致我们更大的失败,而暂时的失意却常常能引领我们走向成功。

人生有三种境界,就好像是参禅。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参禅有悟,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顿悟之时,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当走过生命的一周匝,再回过头来看自己的人生,才惊奇地发现,原来人生中根本就没有什么高处与低处,只是一个不断追求和攀登的过程。

(0)

相关推荐

  • 看山看水悟人生

    人生如禅,禅悟人生.宋代禅宗将修行分为三个境界. 第一境界:"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芳迹″第二境界是"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第三境界是"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第一境界中,人 ...

  • 打井怎么判断地下有水 看完不怕找不到地下水脉(3)

    6."两沟夹一嘴,下面有泉水".两边山较长,中间有一短山,在中间山的山嘴处,若是上有透水层,下有不透水层,在倾向低处打井,就能出好水. 7."大山低嘴下,打井挖泉水量大& ...

  • 水低为海,人低为王(深度好文)

    明鉴古今   洞悉未来 01 不把自己看得太重,其实是一种修养,一种风度,一种高尚的境界,一种达观的处世姿态,是心态上的一种成熟,是心智上的一种淡泊.水低为海,人低为王!放下自己. 一只骆驼,辛辛苦苦 ...

  • 真正的朋友,淡淡交,慢慢处!(深度好文)

    岳飞曾写下一句诗:"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人这一辈子,最幸运的,莫过于有一个能听懂你的心声.相处舒服的朋友. 1 每个人都需要朋友 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g ...

  • 低处的高度

    一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所谓高处,包括事业成功.名利双收等美好,更包括当士兵的想成为将军.当演员的想成为明星.搞科研的想成为院士.经商的想成为富豪.当公务员的想成为领导等人生目标.为达到这种种& ...

  • 站在生命的低处(深度好文)

    人生在最低谷时,不管你朝哪个方向努力,都是向上攀登的.人生的低处,是储蓄力量的阶段. 儿时,曾留心过燕子飞行的过程,它们也是呈弧线飞行的,每次高飞前,总是要向下滑落一段,然后再奋力向上飞. 起初我不明 ...

  • 守住人生的低处,才是真正的高人(深度好文)

    人往高处走,大抵是不错的. <周易>上说,潜龙,勿用:亢龙,有悔.可见不管是处在事业开端,还是有所成就的人,都要克制低调.委身低处,是中国人处世的一门千年绝学. "地低成海,人低 ...

  • 守得住低处的人。(深度好文)

    人往高处走,大抵是不错的. 但人追慕的高处,应该是事业的高处.人格的高处.境界的高处,不应该是名利的高处. 尽管无数人为了登上名利的高处而摔得粉身碎骨,后来者却并没有因此停下脚步! 名利的高处,一手制 ...

  • 你的控制力,决定你的高度!深度好文

    人活着,不要拖,不要伤害自己,在这个对等的世界上,一定要学会经营自己,没有时间,一定要抽时间. 没有管理,一定要学会管理,没有投资,一定要学会投资.因为这个世界是不对等的,人心也是不对等的,别人在学习 ...

  • 认知层次越低的人,越固执(深度好文)

    洞见(DJ00123987)--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20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洞见"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洞见 不是每一种观点, ...

  • 张明楷:一个人的固执,藏着低水平的认知!(深度好文)

    来源:摘自<法学研究方法讲座>笔记 张明楷 导语 平庸的知识与信息占据了人们的头脑和兴趣. 歌德做过实验,半年不看新闻,和以前天天看新闻相比,没有任何损失.你们也不要关注明星逸闻之类的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