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古镇惊现传统“老新市汤包”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昨天,笔者有幸,应新市贤达陈家昶先生诚邀,前往新市觉海寺路的一家早餐店品尝汤包。陈先生是喜欢晏起的文人墨客,生活精致,寄情于梦醒之间,正所谓“浮生自得长高枕,不向人间与命争”者焉。不像笔者风格草莽,超耗生命活力、皓首穷经式的无谓追求生活速度和效率。这次陈先生特意相邀去品尝汤包,看来,这款“老新市汤包”必定有它的特别诱人处。

“新市书场”地处新市觉海寺路,与新市觉海寺比邻,只间了三两小屋。我们来到这汤包店,发现这小店还刚刚开张,略显简陋,就利用了“新市书场”的一间前堂,店主姓张,一位壮汉,长得高大却十分仙潭气息。屋内安放着几张“清水货”长方形木桌,两三女人在用心忙着做汤包,指尖灵巧不停翻转。前堂与天井分隔有一墙门,虚掩的门后,只见有大蒸笼放在天井处,热雾蒸腾就像水云间。

我发现来吃汤包的人很多,个个眉宇舒展,看似吃得惬意,味道应该不错。这些人大多是“老新市”,“老新市”人吃“老新市汤包”,风味独具。眼熟之人,大多为本地特意来尝鲜的平民百姓,中间也有社会贤达名流之士,像九十多岁高龄的施剑青老师一早就来此品尝了,书场老板沈正强先生也在旁捧场品尝,大家都对这里的汤包留下赞誉,并纷纷寄予厚望。看来,陈家昶先生今晨专此光临,确有不凡的品尝意义。

我和陈先生择一闲桌就坐,陈先生叫过店主:“来三客汤包”。多熟悉的语感,汤包就应该这样招呼。这话中关于“客”的量词使用,我在微信上与上海金山的“仙潭游子”有过探讨,最后都认可这是一种特定的量词,它是在一般情况下,对一位客人一次所需食量的数量称谓,这是后话。陈先生用新市方言表述的“客”字,说得既赋有暖意情怀的奢侈,也显出主人请客规划精到的智慧。随着他的话音刚落,店主张老板便递过两杯热茶,这样的暖意服务直击心怀,真是不错。

由于店小,人手有限,制作汤包的帮手也不是“老手”,因而吃早点的来客需要稍作坐等。趁这闲时,我便起身去看了汤包的制作,看着那些刚和成的面团,新鲜的汤包馅料,发现与时下其它早餐店里的汤包食材,确有些不同,质量新鲜完全可以让人放心。据说,店主长辈中有汤包制作传统名师高人,看来,这几位巧手妇女手艺秉承于名师指点,特别注意新市传统汤包的质量传承,做出来的汤包具有“个小、皮薄、馅多、卤汁”等特点。

当我陷入好奇观察时,张老板已经从天井摆放的蒸笼里拿出三客热腾腾的汤包,放在我们的桌子上。目击之下,这汤包看来确实与其它小店不一样,形态与香味都到位:个形特小,呈圆形,皮料薄得透出了卤汁的晶亮。哇,这才是传说中的“老新市汤包”,被人羡慕、百吃不厌、鲜香诱人的传统味道。接着,张老板又把两碗浮着鲜黄蛋皮的肉骨头卤汁浓汤端了过来,与汤包放在一起便是绝配,像是一张民国美图,让人有隔了世纪的向往。

看来等不及了,陈家昶先生入手快,抢了先:“哦,是好吃,是好吃”。我便不及回话,随之就拿起筷子,把一只汤包放进了嘴里。哇,容我先尝足味道,再描述品尝的感受。哦哦,实在不错,好东西,这汤包做得确实好,那么恰好地一口,那么久别重逢的味道。当咬下汤包时,唇齿间有一股汤汁漂过,舌卷鲜香,咸淡合味,对我个人来说,已经好多年没有这样的汤包品尝感觉了。

这种传统汤包自带怀旧的香味,再现当年传统“老新市汤包”的迷人风貌,完全颠覆了目前古镇市场上充斥的大量劣形无味的汤包形象。它的出现,让我眼眸里闪掠过少年邻居众生的熟悉身影,耳边响起邻居长辈们各自有特点的或长或短、或低或高的方言腔调。“老新市汤包”传统形象的美丽现身,依然呈现这一片热腾腾的旧日安静模样,让食客压抑着尖叫的惊叹,吃完一客却欲罢不能,气场真的太强大了。

汤包好吃,以至于陈先生叫了三客的量,依然不嫌多,所谓“食美量嫌少,味鲜胃偏好”是也。小小汤包竟浮出生活享受的主题,这汤包做得如此美味,超乎我的预料!看来美食不是无处觅,而是在于美食制作者的用心,如果怀有对天地万物的敬畏,对自然界馈赠食物的尊重,而不是暴殄天物,任意糟蹋东西,不知爱惜,那么,世间的美食形式,会在人们的手上层出不穷,除了传统的继续保持外,更会创造出很多的奇迹。至少,对于“老新市汤包”的传承,我是这么想。

我在这里,看到“老新市”人生活习惯,正从黑白的回忆影片中走到了现实。一些新市老者,三五一群地拿着搪瓷杯子来买汤包,他们喜欢买了汤包回家吃。在过去,新市人是崇尚饮食的私秘性,拒绝在大庭广众面前大吃大喝,让个人生活保持隐秘。这是一种从善尚古的民风,民间迄今尚有沿袭,像吃饭、吃点心,一般不喜欢在公共场所暴露自己的“食相”,新市人认为,食与性是一个人的私秘行为,不随意暴露是一种道德守则之美。

现在新市古镇市场上,很多早餐店的汤包,仅仅见“包”不见“汤”。汤包的关键在于卤汁内蕴,而失去汤汁的“包”是羞以称呼“汤包”的,已经完全蜕变为干巴巴的“包”,这是美食的坠落行为。汤包成了小面包般的干硬,味似嚼蜡,没有一丝汤油之味,完全脱离了传统美味。这次尝到的“老新市汤包”,令人为之精神一振,看来“老新市汤包”正通过一部分地道的新市人,整饬制作工艺,树立它的传统形象,这恰好与陈先生一贯的文化理念是一致的,也是传统“老新市汤包”的名至实归。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或长按二维码,关注更多精彩

   文学让人懂得高贵,心飞辽阔。

诗歌 、美文、民俗、儿歌。

博客:新浪(七十二座桥)

http://blog.sina.com.cn/byjn

博客:新浪(浙江儿歌原创)

http://blog.sina.com.cn/u/2298091104

我煮时光之茶等你,你携来红尘之酒!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