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酱坊胡同竟比大酱坊胡同大?

小酱坊胡同

每次一生病,没胃口的时候,就想喝粥就酱菜。

酱菜,是老北京吃饭时必不可少的一口,不分季节、不分阶层。不论春夏秋冬,不管您生活富裕还是拮据,餐桌上的那碟酱菜是始终不变的。

可以说,最爱吃酱菜的地方,非北京莫属,甚至还把酱菜作坊拍出了一部55集的电视连续剧。

余白在《旧京旧忆》载:“北京为华洋荟萃之地,商贾云集,繁华鼎盛,为各省冠。而商业之发展,亦日新月异,只酱园一行,即有久远之历史。”

北京的酱园子据传最早出现在元代。到了明代,宫廷里四月会“造甜酱、豆豉”,九月要“糟瓜、茄,制诸菜蔬”。

而在民间,大栅栏粮食店街的六必居就创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六必居酱园

当时西安门外安富坊有条酱黄胡同(今大小酱坊胡同一带),也曾是酱菜作坊的集中地。

酱菜 是老北京的魂儿

北京,地处黄河流域的内陆地区,蔬菜供应极富季节性。每到深秋,基本上就只有大白菜和白萝卜了。

如果实在想要尝鲜,过去右安门外的丰台十八村也有用温室种蔬菜花木的,但是价格就不是普通人能消费的起的了。

尤其是到了开春,青黄不接的时候,冬储的萝卜大白菜都差不多吃完了,除了野菜,也就只有腌菜和酱菜了。

这些在丰收时节价格低廉的蔬菜,在酱菜老把式的手下走一圈,在甜面酱、酱油或是黄酱里滚一遭,便成了贫富阶层都爱吃的美味。

腌菜是一项两千多年前的重要发明,是黄河流域地区早春、深秋以及冬季蔬菜短缺时的重要补充。这时候的腌菜,主要还是以盐渍为主。

而酱,作为“八珍主人”,最初指的是肉酱,是佐餐食品。《说文解字》载:“酱,醢也。从肉、酉。”有“醢无不用肉也”的说法。

到秦汉时期,先民们发明了用大豆制酱,因其原材料简单易得,酱逐渐成为调味品在民间普及。干酱与青酱(即酱油)、豆豉、腐乳一起成为了中国四大传统发酵豆制品。

北京人做酱,从原材料的选取、酱料的配方比例、工序、制酱的时令天气,每一处都是学问。

此后,直到宋代,酱制蔬菜大量涌现。据《武林旧事》载,当时首都临安市面上的酱菜已经有辣瓜儿、糟琼枝、糟黄芽、糟瓜虀、诸般糟淹等。

到清代,满族常年活跃在关外,冬季漫长,腌菜、酱菜是渔猎必备,以至北京的酱菜群英荟萃:从酱黄瓜、小酱萝卜、五香酱疙瘩,到酱花生、核桃、杏仁等,不下百种。原料不同,纹理各异,吃起来的口感自然也大不相同。有的咸香醇厚,有的则清爽脆嫩。

当时京城的酱园子不计其数,甚至还分了老酱园、京酱园、南酱园三大派系,斗得是不可开交,各家有各家的讲究。

比如六必居,以前做黄酱,必选河北丰润马驹桥和通州永乐店的黄豆;做甜面酱,必选京西涞水的小麦,自行磨制伏面;做甜酱菜,需用广安门外王姓的蒜头萝卜,大、小井村的甘螺,太平桥湾子村韩姓的青莴笋,丰台卫墙校的青扁豆,安定门外前花园的五寸秋黄瓜,南郊海慧寺的五寸白根小萝卜……

如今,京酱园的代表的天源酱园,和南酱园的代表桂馨斋,都并入了老酱园的代表——六必居食品有限公司中去了。

三大酱园合体,如果运作得当,本可以将三个品牌的特色发扬光大。但实际上,很多人都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梁实秋曾赞“北平的酱菜,妙在不太咸,同时又不太甜。”这样的北京酱菜,如今怕是少见了。

酱坊胡同 明代曾有酱菜作坊

酱坊胡同,顾名思义,胡同里应该是有过酱菜作坊的。

据载,明代时,胡同名为酱黄胡同。到清代,酱黄胡同析为南、中、北三条胡同,分别称南、中、北酱房胡同。后北酱房胡同改名大酱坊胡同,南、中酱房胡同则是合并为小酱坊胡同,与之相对,且一直沿用至今。

《明嘉靖三十二年北京城全图》中的酱黄胡同

《清乾隆十五年京城全图》中的大、小酱房胡同

几百年过去了,胡同早已没有了“酱香”味儿,但“酱坊胡同”这个名字却告诉我们这里曾经的历史。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酱坊胡同西口不远,清代时曾有缸瓦市,以卖缸瓦和陶瓷制品而得名。

如今西四南大街从西安门大街到大酱坊胡同之间这一段,曾经就一度名为缸瓦市大街,如今虽已改名,但公共汽车和无轨电车还有“缸瓦市”这一车站。

《1948年北京地图》中的缸瓦市,当时就是电车西3号线中的一站。

细想一下,制酱不正是需要大量的缸吗?

但值得注意的是,酱菜作坊出现于明代,而缸瓦市则是得名于清代,不论缸瓦市存在时,这酱菜作坊还在不在,某种程度上缸瓦市都和酱坊胡同有了呼应。

酱园,就是需要这么多的缸。

老话讲,“东单西四鼓楼前。”西四牌楼一带自元代起就是商业辐辏之地,当时这里还叫羊角市,有米市、面市、羊市、马市、牛市、骆驼市、驴骡市等。

因为地近西四,大、小酱坊胡同附近曾有不少市场,单从地名就能窥一二。比如羊皮市胡同、马市大街(今西四东大街)、大小糖房胡同、驴肉胡同(今西四北头条)、羊市大街(今阜成门内大街)、羊肉胡同……

西四附近,以市场市场和作坊命名的胡同。底图:《1948年北京地图》

繁华的地段,或许也为酱菜作坊提供了市场基础吧。

小酱坊竟比大酱坊规模大?

大酱坊胡同,整体呈东西走向,西起西四南大街,东到东斜街,胡同不宽,但很直。

大酱坊胡同

而小酱坊胡同则是一条“折”了的胡同,有多处非直角的弯道。胡同西起西四南大街,西段呈东西走向,约有90米,胡同其余部分整体呈东北-西南走向,和东边的东斜街走向基本一致。胡同中段有一条通向东斜街的岔道,北边分两个岔道和大酱坊胡同相接。

《1936年北平市内外城分区地图》中的大、小酱房胡同

整体看来,小酱坊胡同虽然名字中带着“小”字,但不仅规模比大酱坊胡同大,院落也大酱坊多上不少,结构上也比后者更为复杂。单看大门的样式,就有金柱大门、蛮子门、西式门楼等。

胡同和大酱坊相接的岔道里,东边的那条的拐弯处,那户人家的大门里,不时会飞出几只鸽子,然后三五成群地落在电线、房檐上,这在如今的北京已经很少见了。

地处西单和西四两个闹市之间,大小酱坊胡同可不一般。这处因酱菜作坊而得名的胡同,在清代却汇集了一大批王宫贵胄,于是,无数的故事从这里开始展开。

北边的礼亲王府是满清第一府,房子多的数不清;

旁边的定亲王府,菜品和祭品流到民间,成就了那家两百多年的老字号“砂锅居”;

大酱坊胡同里住着贝勒尚善,是跟吴三桂对垒的安远靖寇大将军,曾写信大骂吴三桂不忠不孝不慈不义;

小酱坊胡同里住过傅作义,建国后曾将其余两处房产交公,小酱坊胡同的房产则是交到了房管机构,按期缴纳房租,真正做到“公私分明,清白一生”……

具体内容,还请您关注明天的文章~


关于大、小酱坊胡同,您还知道那些故事?

欢迎在留言区分享~

· end ·

致谢和声明

本文图片部分源自网络,侵删。

参考文章

[1] 大酱坊、小酱坊,从南进、从北出…,红墙长安,2019.6.14

[2] 小楼,中国哪里的酱菜最好吃? 24季私享家,2019.11.19

[3] 北京市西城区地名志,1990

[4] 朱一新,师坊巷志稿,清

(0)

相关推荐

  • 老行当 ▏ 酱园 “柴米油盐酱醋茶”其中之一

    从农耕文明始,中国蔬菜瓜果就已开始种植.广袤的陆地地域,成就了中国作为蔬菜资源丰富大国的地位.在此基础上,人们为了在反季节食用上蔬菜瓜果,很早就掌握了发酵技术,即酱制之法.俗话说"柴米油盐酱 ...

  • 说到酱菜,老保定人早就研究上了

    #河北文旅看图识景##2021我为河北文旅代言##2021头条带你看河北##2021就看国际庄# 说保定历史文化悠久,那是随处都可以找出例证的,就这保定酱菜,在众多菜品中也就是一道佐餐的小菜,如果追溯 ...

  • 大有丰酱菜

    有丰酱菜是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的特产."大有丰"酱菜的主要特色有:色泽鲜艳.有光泽.酱酯香浓郁.咸甜适口.块型整齐.质地脆嫩.营养丰富. 大有丰酱菜 河南商丘大有丰酱园的前身是归德府 ...

  • 临西酱菜

    临西酱菜是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的特产.临西酱菜是久享盛名的特产.清末民初,临西酱菜就蜚声山东.河北一带,远销于京.津等地,并出口到日本. 临西酱菜 临西酱菜品种繁多,风味各异,共有二十多个品种.其中包瓜 ...

  • 临清济美酱菜

    济美酱菜是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的特产.济美酱菜是山东临清的汉族传统名吃,色鲜味香,质地细腻,咸淡可口,营养丰富. 济美酱菜 济美酱园创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位于临清城西北地段运河东畔,与 ...

  • 曾经迎江路上老镇江的“益美酱园”

    这几天,在故纸堆里整理出两张"益美酱醋厂"的发货票.原本是跟一大堆老票据沾订在一起,花了好半天的力气,又泡水又清刮,好容易才剥离开来. 两张发票,写的商品都是"甲级酱油& ...

  • 画风大变相公横行的清王朝 八大胡同竟最早是男宠的聚集地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喜好男风之说,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著名的龙阳君,安陵君等在男风历史发展上具有里程碑的人物,也从而让男风有了"龙阳之好"的别名.到了汉朝更是"大汉雄风 ...

  • 京典胡同│白云生处有学堂——大古中学

    图文\京典胡同 一 时光回到1978年,这一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粉碎了"四人帮",结束了十年浩劫的文化大革命,确立了恢复高考的制度.从此改变了无数迷茫中报国无门的学子们 ...

  • 漫游京城十大胡同之一的“帽儿胡同”

    漫游京城十大胡同之一的“帽儿胡同”

  • 这个总被疏忽的小工艺,竟能造成如此大的成本差异

    很多图纸的建筑工程做法依据图集,由于图集的广泛性,不可能完全适用你的项目,所以,很多的图集做法需要在图纸中另行完善,这最容易被人忽视,而一旦忽视,就为最终的结算留下后遗症.下面我举一个最常见的例子,和 ...

  • 【胡同记忆】挑起京城两大名刹的戏楼胡同

    对于北京人来说 想到胡同 总有一种亲近感 胡同自元代始称始建以来 作为北京城市空间的肌理 已有七八百年的历史 历经元明清三代 又历民国和新中国 胡同承载着老北京无尽的记忆 本期,跟着文旅君来到 位于雍 ...

  • 大雅宝胡同甲2号——20世纪中国美术史的传奇

    这里曾是艺术群星会聚之地,令20世纪美术史熠熠生辉的不少艺术杰作就诞生在这个大四合院之中.这里曾是美术领域的学术高地,几代美术学子进出其间向老师请益,成为学院的第二课堂.谁提及那时的大雅宝胡同甲2号, ...

  • 【易盖房装修】北京大耳胡同四合院改造室内项目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北京大耳胡同四合院改造 项目地点:北京东城 建筑面积:222㎡ 户型概况:一层:7室1厅8卫1厨1茶室1露台 装修风格:新中式 设计师:石一舒 简介&需求 项目位于北京市东 ...

  • 胡同档案丨大雅宝胡同

    大雅宝胡同,朝阳门南小街东侧,呈东西走向,西端曲折.东起北总布胡同,西止朝阳门南小街,南与宝盖胡同相通,北与松树院相通,并有四条支巷通大雅宝胡同.全长472米,宽11米,沥青路面. 大雅宝胡同,清朝属 ...

  • 胡同档案丨大鹁鸽胡同

    大鹁鸽胡同,王府井大街东侧,呈东西走向,东端曲折.东起灯市口北巷,西止王府井大街,北与小鹁鸽胡同相通.全长265米,宽5米,沥青路面. 大鹁鸽胡同,明代属明照坊,称鹁鸽市.清代属镶白旗,称大鹁鸽市.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