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的两首咏雨诗,全诗无一雨字,却把“雨”展现得淋漓尽致
相关推荐
-
【诗评诗话】重庆万州||吕雪萱:李商隐《细雨》赏析
鲁西诗人,以诗歌慰藉心灵 李商隐<细雨>赏析 吕雪萱 提到晚唐诗人李商隐写雨的诗,最脍炙人口就是<夜雨寄北>,只"涨秋池"三字,就彷彿听到滂沱的雨声.然而相 ...
-
十六岁的李商隐,写下了唐诗中很美的一场雨,全诗却无一雨字
唐诗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瑰宝,它历经了数千年岁月的洗礼,依然灿烂夺目.在那个盛产诗歌的年代,李白.王维将大唐盛世描绘得多姿多彩,而李商隐.杜牧则延续了唐诗最后的辉煌,他们都是诗坛上熠熠生辉的人. 在这个诗 ...
-
诗词丨窗迥侵灯冷,庭虚近水闻
译 文 微雨初起时,只觉它像林中雾气一样浮动:逐渐地,伴随着夜幕降临,它分得了夜的丝丝凉意. 那寒气仿佛透窗入户让灯火闪烁不定,离窗很远也能感觉到它的凉意:仔细听还能感觉到从空旷的院子里传来的轻微淅 ...
-
李商隐的两首五言绝句咏雨诗《微雨》和《细雨》,全诗无一雨字,却把“雨”展现得淋漓尽致
古诗文化主要看唐朝,这一时期涌现了无数优秀的诗文,影响深远至今还在流传,这些作品的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文人,思想各异却对诗词文化痴迷.例如李白.杜甫,一个是盛唐的代表,一个是衰唐的代表,两人合璧便是一 ...
-
李商隐有一首千古奇诗,短短56字却美得让人心醉,至今无人读懂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平生千万篇,金薤垂琳琅.--韩愈<调张籍> 唐代无疑是诗歌发展的大好时期,无数惊才绝艳的诗人层出不穷.最早的初唐四杰等人,留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再到绣 ...
-
“诗鬼”李贺最经典的一首咏马诗,短短20字,惊艳无比
古代交通不方便,船与马是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船被河流所限,故而马成了最好的出行交通工具,尤其是在北方,那时候人们对马的喜爱不亚于现代人对于汽车的喜爱,自然马的身价也是远高于牛.驴之类行走速度慢.耐力不 ...
-
古诗词中著名的一首咏月诗,开篇两句便惊艳千古,人人会背
月,是古诗词中经常出现的意象之一,是文人墨客爱不释手的创作题材之一.无论是<诗经·国风·陈风·月出>中的"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还是唐诗<关山月>中的&qu ...
-
杨万里的一首咏物诗,其中两句惟妙惟肖,尾联更充满风趣
原创 云水 云水心语 2020-08-05 咏物是古诗词里的常见题材,诗人们通过描写大自然中的某一个事物,并融入丰富的想象,从而抒写一种心情,或寄寓美好的愿望. 比如,大家都很熟悉元代诗人王冕的< ...
-
观唐习律91|崔珏哭李商隐情深意切,又因一首咏物诗得名崔鸳鸯
前言 崔珏(音jue决),字梦之,晚唐诗人.唐宣宗大中年间进士及第,由幕府拜秘书郎,后为淇县令,官至侍御. 其诗传世不多,大多是律诗.有<哭李商隐>二首深情感人,咏鸳鸯诗被人称颂.另有咏美 ...
-
朱熹这首咏月诗丝毫不输李白,全诗无一“月”字,却处处有月意
诗歌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因为它没有任何国家的界限之说,它的好与不好代表着一个人对于文字的驾驭能力,千百年来,不管是经历战火还是遭受天灾,诗人们都坚持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内心的一份情感,对未来生活寄上一份希冀 ...
-
唐伯虎写的三首咏鸡诗,绝啦!
冯英杰 <雄鸡> 唐寅(1470-1524),字伯虎,号桃花庵主,被誉为明中叶江南第一才子,是我国绘画史上杰出的大画家.他博学多能,吟诗作曲,能书善画. 诗文上,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 ...
-
诗词 | 10首咏物诗,一首一个哲理,读懂受益无穷
古琴美学 古琴音乐 3月24日 探索古琴美学 · 发现生活禅意BY 古琴音乐空山鸟语(梅旸)来自古琴音乐00:0004:04 ©点击上方音频聆听咏物诗是托物言志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 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