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道德经》难以理解,因为'道德'的古今之意不太一样
相关推荐
-
汉字探微(237):帽子古今——释“帽”与“冒”
朱英贵 在此文之前刚刚介绍过古人的"冠"与"免"(冕),"冠"是给一般官员以及文人雅士戴的,"冕"则是给帝王.诸侯.卿大 ...
-
汉字探微(172):逃之夭夭——释“夭”
汉字探微 (172) 逃之夭夭--释"夭" 朱英贵 一."夭"字小引 拙论此前刚刚谈到过"舞"字(参见<沂水舞雩--释"舞& ...
-
以经解经之《道德经》:十二,老子姓老名儋,乃周朝太史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大德的样子 ...
-
诗说《道德经》:开篇首讲
<道德经>感悟 一卷皇皇道德经,清静自隐贵无名. 东来紫气信闲笔,西出函谷渺无声. 道"生"德"畜"原一体,有"利"无" ...
-
为什么《道德经》难以理解,因为"道德"的古今之意不太一样
为什么<道德经>难以理解,因为'道德'的古今之意不太一样 原创2020-05-14 13:10·金字塔与飞轮 作者:金字塔与飞轮 本篇是在头条发布的第14篇原创图文 前言 通过对远古文字的 ...
-
为什么《道德经》难以理解,因为'道德'的古今之意不太一样
作者:金字塔与飞轮 本篇是在头条发布的第14篇原创图文 前言 通过对远古文字的理解,再来解读老子箴言,就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道'这个字,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字.世纪大道中的道,代表着道路:道德 ...
-
如何理解王国维的'隔'与'不隔'?
王国维作为我国古典文学理论最后的大家,担一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不为过,他在中国文学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一方面他集中国古典文论之大成,将向来算得上'散装'的古典文论集合成系统,另一方面他又自觉 ...
-
张磊又火了!高瓴资本'一口气'募了1100亿
中国基金报记者 房佩燕 募资难?这对于今天的高瓴资本而言,是不存在这个问题的. 最新消息,高瓴资本即将完成最新一轮募资,规模约18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60亿元),远超于去年计划的130亿美元的目标 ...
-
'番茄酱' 真的不是 tomato sauce!老外听不懂
Tomato Sauce和Tomato Ketchup并不一样! When it comes to 'tomato sauce' and 'tomato ketchup', we often cons ...
-
教授:努'力'练字的你,真的很可悲!
伪功力论不是当代才有的,我认为自古就有,譬如传说王羲之到他儿子后面拔他的毛笔,没有拔出来,后人就炫耀这是一种功力.这没有什么没有道理,如果换个时间.换个人,换个小姑娘去拔,情况就不一样了. [笑] 或 ...
-
没有黄庭坚的'狠',你凭什么谈书法?
作为宋四家之一的黄庭坚,向来对自己有着严苛的要求.在书法艺术追求这条道路上,他也常常否定自己之前的作品,说:"元祐间书,笔意痴钝,用笔多不到","见旧书多可憎,大概十字中 ...
-
启功:练字的两个'坑',一旦踩了就没救了!
学书法,其实就是临摹古人的一个过程. 但学古人,也会遇到不可避免的"坑". 只有合理避免,才能进步更快. 启功有一段话很有意思,大家可以看一下. 凡人作书时,胸中各有其欲学之古帖, ...
-
你那是抄书,这才叫'临帖'!
王羲之<兰亭序>的精确临摹 林如 精确临摹是我们在学习经典传统中非常必要.非常关键的一个步骤. 泛泛的通临只能掌握经典范本大致的风格面貌,一旦这种大致的面貌成为一种固定的感觉,就会越写越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