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界:绞丝纹玉环的传承与消失
相关推荐
-
世界玉文化起源地在哪里?
玉雕观音 "玉"在东亚.东南亚.美洲以及澳大利亚的原住民族都深得喜爱,犹其是我们中国人,最喜欢玉了,号称是"玉的国度". 皇帝的玉玺 中国人爱玉爱的痴迷,形成了 ...
-
古玉玩味(103):人见人爱精品现 唯剩欣赏何用辨
收藏必须要有境界,方可称为真正的收藏. 收藏的境界,首先要真.其次要精.关键是要精品,方为值得收而藏之. 到代真古绝大多数都是大开门一眼见真,不用辨别即可识得:少数精品更是人见人爱,因为精品的美妙动人 ...
-
古玉收购记录(十五)——白玉绞丝纹环
纹饰分析 纹丝纹又称绳纹.愫纹.扭丝纹,因其纹线阴阳相间,如扭曲束丝而得名,纹饰以斜阴线相刻互不交叉,平行互补相交,迥圈反复没有尽头,给人以强烈的空间感.纹丝纹是一种比较古老的古玉纹饰,最早实物见于良 ...
-
古玉动态美学 ——绞丝环
战国 玉绞丝纹瑗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绞丝纹又称绳纹.绦纹.扭丝纹,因其纹线阴阳相间,形如扭曲的束丝而得名. 绞丝玉环 春秋时期 2008年安徴省蚌埠市淮上区双境一号墓出土,蚌埠市博物馆藏. 春秋晚 ...
-
断代辨伪【3】 ——从纹饰鉴识古玉
饰纹: 可以说是玉器的"符号"每一个朝代的玉器都有其特定的符号,纹饰已有上百种,几乎每个朝代都有新的纹饰出现,一些纹饰不断的消亡.有的纹饰"生命力"极强,跨越了 ...
-
吴越地区玉器纹饰风格
纹饰反映了一个时代或者一个族群的社会文化风貌,是进行器物断代的一个重要依据之一.吴越玉器之所以区别于楚式玉.秦式玉和中原玉器等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其在纹饰风格上有自己的独特性. 有不少学者对于东周 ...
-
古玉界:从西周的“一面坡”,到汉代“汉八刀”技法的传承
斜刀技法,又称"一面坡"技法,是西周时期玉器纹饰雕琢常见的技法之一.其线纹沟槽之两壁一为垂直,一作斜坡,横截面略呈直角三角形. 根据"一面坡"的特殊形态推测,应 ...
-
古玉界:玉璧、玉环的发展与演变
这是一堂难得的好课, 施俊老师将通过300多张高清幻灯片, 详细讲解从新石器时期, 到明清时期玉璧.玉环的发展演变. 本周四晚上八点,我们不见不散! 图片来源 施俊老师课件 图片来源 施俊老师课件 图 ...
-
古玉界:你收藏的古玉有包浆吗?
古玉的包浆, 说起来抽象, 看起来却很真实. 下面就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出土古玉的包浆 神人 石家河文化 (约公元前2500-前2000年) 神人 石家河文化 (约公元前2500-前2000年)局部 交龙 ...
-
古玉界:见微知著的高古玉
中华民族有着浓厚的爱玉.尚玉的文化传统,中国的琢玉艺术历经八千年的发展,绵延持续,日久而弥新.在中国古代,玉是通天地.祀鬼神的社稷重器:权势与地位物质表徵:追求不朽.保尸防腐的殓葬工具:洁身明志,标榜 ...
-
古玉界:高古玉的沁色之美(一)
虎纹玉璧 西周 直径16.1.孔径5.9.厚4厘米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玉质青绿色,局部有白色和褐色沁斑.体扁平,玉料边缘有残缺口,呈不规则圆形,但在纹饰设计时巧妙避开.器两面纹饰相同,内外沿有一宽边, ...
-
古玉界:的高古玉沁色之美(二)
玉琮 商代 长6.5.宽6.3.高3.7厘米 现藏于北京颐和园 青玉质有沁.呈矮方柱体筒形,射较矮,内圆外方,通体素面无纹,棱角分明.转角处有竖向阴刻线,似为后世所刻.颐和园旧藏. 玉璋 商代 最长2 ...
-
古玉界:关中地区的汉玉就是霸气
陕西关中地区是西汉王朝政权所在地,西汉一代的11座帝陵分布在关中咸阳塬上和西安市东郊,西汉王朝众多的文武百官和皇亲国戚死后,也陪葬在帝陵陵园及其附近,虽然西汉帝陵迄今尚未发掘,但近60年来,在汉长安城 ...
-
古玉界:文化期古玉器的意象获取
龙山文化玉神人首 我们从已知的各原始文化层次中产生的玉器作品可以知道,原始人在自然和超自然的领域内,以他们特殊的心理感知方式组织起可和原型相似的和超原型的各种意象. 而这些意象的获取途径和方式是多方面 ...
-
古玉界:你收藏的古玉有包浆吗?(二)
古玉的包浆, 说起来抽象, 看起来却很真实. 下面我们来感受一下出土古玉的包浆 圈儿里人都在关注以下这几个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