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中的智慧(十三)伤寒治火二方:麻杏石甘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0)

相关推荐

  • 『伤寒论方』《伤寒论》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麻黄连翘小豆汤,杏仁大枣生梓姜: 甘草燎水同煎服,风水夹寒及发黄. 组成:麻黄.连翘.赤小豆.杏仁.大枣.生梓白皮.生姜.甘草. 功效:宣散表邪,清热利湿退黄. 主治:太阳伤寒兼湿热发黄证.症见发热, ...

  • 『伤寒论方』《伤寒论》方→麻黄升麻汤

    麻黄升麻用芩归,天冬桂苓草姜随: 石膏白术芍知母,清热养阴用葳蕤. 组成:麻黄.升麻.当归.知母.黄芩.芍药.天门冬.葳蕤.桂枝.茯苓.甘草.石膏.白术.干姜. 功效:发越郁阳,清肺温脾. 主治:肺与 ...

  • 麻黄升麻汤的作用

    麻黄升麻汤是<伤寒论>中的一组名方,其功效是发越郁阳.清上温下.主治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吐脓血,泄利不止. 麻黄升麻汤的组成为:麻黄.升麻.桂枝 ...

  • 身目发黄,身痒‖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第663期】

    尹某,男性,40岁,1966年3月4日初诊. 近2个月右上腹疼痛,经中西药治疗,效果不显.自昨日起发热恶寒.无汗.身目发黄.身痒.口黏不思饮,小便黄少,苔白腻,脉浮弦. 处方:麻黄6g,连翘10g,赤 ...

  • 《伤寒论》治火二方:麻杏石甘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2016年10月25日 · 来自专栏 <伤寒论>中的智慧 作者:陈明 <伤寒论>中的治水剂,基本上都是温热药组成.<伤寒论>里也有很多由寒凉药组成的治火方剂,如麻杏 ...

  • 《伤寒论》中的智慧(9)伤寒治水方之二:茯苓甘草汤、苓桂枣甘汤

    □ 陈明 北京中医药大学 水饮为病,可出现在人体任何部位,下面的一个病例很有代表性. 茯苓甘草汤治水胃病 我看过一个50多岁的女性患者,有浅表性胃炎几年了,还伴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她一喝水或稀粥就胃胀 ...

  • 伤寒治火清热方剂全解篇

    第一篇: <伤寒论>中的治水剂,基本上都是温热药组成.<伤寒论>里也有很多由寒凉药组成的治火方剂,如麻杏石甘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麻杏石甘汤 方药组成及功效 <伤寒论& ...

  • 伤寒治火清热篇大全方剂解!(三篇)

    第一篇: <伤寒论>中的治水剂,基本上都是温热药组成.<伤寒论>里也有很多由寒凉药组成的治火方剂,如麻杏石甘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麻杏石甘汤 方药组成及功效 <伤寒论& ...

  • 伤寒论中的智慧(四逆汤,苓桂术甘汤,真武汤,五苓散,猪苓汤,小青龙)

    肝升肺降与四逆散.旋覆花汤 陈 明 北京中医药大学 肝升肺降理论 内经>,原文是"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初看上去,这句话很有问题,肝不是在右边吗? "肝生于左,肺藏 ...

  • 伤寒论中“白虎汤类、承气汤类”方组归类并用总结

    白虎汤类 白虎汤 方组:石膏一斤碎 知母六两 甘草二两炙 粳米六合 方用:阳明经表里俱热,烦渴大热汗出脉洪大有力者 白虎加人参汤 方组:白虎汤四味原量 人参三两 方用:伤寒里热盛而气阴不足,发热,烦渴 ...

  • 伤寒论中一张治疗阳虚水肿的奇方

    它是张仲景的一张名方.神秘的东方国度自古以来就赋予它了神话般的色彩---真武汤!至于为什么张仲景这么命名,暂且不论! 我们来看看原方原文:伤寒论方:38.真武汤 5味 :茯苓 芍药 生姜各三两(切) ...

  •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升麻鳖甲汤治荨麻疹案 – 经方派

    M先生,32岁,2020年4月14日初诊. 病:面红身痒一月余,平素少汗,颜面发红如醉状,背部皮肤瘙痒. 人:自诉跑步十公里也不出汗,小便黄,大便正常. 查:背部皮肤干燥粗糙,有道道鲜红的抓挠痕迹.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