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璞归真读伤寒金匮之《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
相关推荐
-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笔记
卷中·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十七20201106 (论一首 脉证二十七条 方二十三首) ♥51集♥♥夫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先呕却渴者,此为欲解:先渴却呕者,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小半夏汤用 ...
-
(十二)小柴胡汤——肠胃疾病
136吐血 天宁州贾凤来,血症五日一次.计患病五十五日,吐血十一次.其来也,先三日左胁作胀,至期则夹窠皆胀.发申酉戌三时.余诊其脉,左关弦数而结滞.问:五十余日,曾发寒热否?曰:第一次有寒热,一吐而解 ...
-
胃胀,胃痛,胃炎,热结心下——大黄泻心汤
3治疗热痞 曹某,男,30岁,工人.1970年5月10日初诊.患者自述胃脘部胀闷欲呕7天,近3天加重.口渴心烦,口舌生疮,不发热恶寒,小便短赤,大便黄色稀水,热臭灼肛.西医诊断为:"急性胃肠 ...
-
温胆汤(苔腻)■
*保护胃气首先振奋食欲,分两类: 舌苔腻者投芳香护胃,以温胆汤.保和丸为主方:温胆汤里面四个药,最主要的就是要加莱菔子,绝对别忘了化瘀,痰瘀互结要加丹参. 陈皮 茯苓 竹茹 枳实 莱菔子 丹参 ...
-
返璞归真读伤寒金匮之《伤寒论》篇
返璞归真读伤寒金匮之《伤寒论》篇
-
返璞归真读伤寒金匮之附录三 用药
返璞归真读伤寒金匮之附录三 用药 甘草:味甘.主急迫,应用于皮肤.口腔.咽喉.支气管.肠疾病等,未及于其他体部病证.甘草与大枣俱为缓和药,尤以肌肉急剧紧缩所发疼痛,及其它急迫症状为宜.比大枣缓和作 ...
-
18.广州中医药大学-廖世煌-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
18.广州中医药大学-廖世煌-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
-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原文朗诵 解读】
I导读:2018年,中医书友会每周两期<伤寒诵读>,用一年时间和大家完成了伤寒记诵.今年,咱们正式开始<金匮诵读>,也是每周两期,我们一起记诵<金匮要略>. 第十七 ...
-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中说:“...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中说:"气利,诃黎勒散主之."诃黎勒散就是诃子.诃子味苦.酸.涩.性平,在<本草备要>中说:"涩肠敛肺泻气--生用 ...
-
『金匮要略』(十六)呕吐哕下利病方→《外台》黄芩汤
黄芩汤方能益气,参姜桂夏枣成剂: 干呕痛利脉细数,温中清热善降逆. 组成:黄芩.人参.干姜.桂枝.半夏.大枣. 功效:益气温中,降逆清热. 主治:干呕,下利溏薄清稀,腹中疼痛,肛门灼热,舌质淡,苔黄腻 ...
-
『金匮要略』(十六)呕吐哕下利病方→诃梨勒散
诃梨勒散举中气,固摄功专脱肛痢: 或兼矢气又遗尿,药味精当法颇奇. 组成:诃梨勒. 功效:升举中气,固脱止利. 主治:中气下陷泻利证.症见久痢脱肛,或兼矢气,或遗尿,四肢困乏,倦怠,或健忘,精神低沉, ...
-
『金匮要略』(十六)呕吐哕下利病方→紫参汤
紫参汤中入甘草,清热止痛下利保: 里急后重胸腹痛,方到擒来无烦恼. 组成:紫参.甘草. 功效:清热止利止痛. 主治:大肠热毒下利证.症见下利,里急后重,利下脓血便,肛门灼热,腹痛,或胸痛,舌红,苔黄, ...
-
『金匮要略』(十六)呕吐哕下利病方→通脉四逆汤
通脉四逆附草姜,大温救逆并回阳: 真寒假热利清谷,脉微肢厥速速尝. 组成:附子.干姜.炙甘草. 功效:回阳救逆. 主治:阳气衰亡.阴寒内盛证.症见下利清谷,手足厥逆,面色赤,额间汗出若有热,不恶寒,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