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媒体采访我校获得国家专利授权的高三女生

2016年6月3日,张怀华名师工作室微信公众平台推送了我校高三女生吴佳茗获得国家知识产权专利授权,并以此通过中国矿业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自主招生初审的消息后,东方今报记者耿彩霞、焦作日报记者宁江东和焦作晚报记者王文清于当日先后来到学校,采访获得专利授权的学生和指导教师。

吴佳茗之所以获得这项专利授权,这得益于她2015年暑期在舅舅蒸馍店里的一段帮工。当时舅舅的蒸馍店人手紧缺,吴佳茗恰好暑期放假,时间宽裕,就抱着社会实践的态度到舅舅的店里体验生活。

在帮工的那段时间里,吴佳茗亲身体验到了蒸馍工人的辛苦和不易,她利用在学校学习到的发明方法,改进了馒头的运输和蒸制方案,通过在蒸盘推车的四周设置硅胶布挂帘的方式,延缓了馒头四周水蒸气流失速度,成功地解决了馒头在发酵过程中开裂和成品馒头表面快速失水干燥问题,改善了馒头的外观品质,提高了手工馒头的生产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得到了舅舅和工人们的一致好评。

返回学校之后,在学校创新工作室张怀华老师的建议和指导下,吴佳茗写出设计方案,并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了自己的专利申请。

专利持有人吴佳茗同学向东方今报记者耿彩霞和焦作日报记者宁江东详细介绍专利项目《一种新型蒸盘推车》的产生过程。

指导教师张怀华向东方今报记者耿彩霞和焦作日报记者宁江东介绍我校科技创新教育的开展情况,以及科技创新成果奖和专利授权对高校自主招生的重要作用。

焦作晚报记者王文清采访吴佳茗同学,挖掘此项专利授权项目背后的故事,寻找我校学生科技创新屡获大奖的原因。

辅导教师张怀华向焦作晚报记者王文清介绍此项专利授权项目的创意产生、方案设计、调试完善、实践应用和专利申请提交等一些列流程,并通过媒体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和支持学校的科技创新教育。

实际上,我校每年产生的数百项创意中,有很多创意项目都有机会获得国家专利授权,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项目尚未受到学生和家长的重视。

我们相信,有了媒体的宣传报道,市民的科技创新素养将逐渐提高,民众的知识产权意识会逐渐觉醒,我校学生的专利授权人次一定会越来越多,也一定会有更多的学生凭借科技创成果奖和国家专利授权,通过自主招生这条绿色通道,进入理想大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