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密瀍河源

探密瀍河源

瀍河发源地在孟津县西部,探密其源头有三个,分别在今孟津县横水镇的古县村、寒亮村、文公村三个村的西部。

1.瀍河北源

瀍河的北源在今孟津县横水镇的古县村穀城山南麓,发源地古称:伊洛门。

清嘉庆版(1816年)《孟津县志》载:穀城山“在县西七十里平冈之上,突起重峰,土腴泉甘,弯环如抱。成周旧邑,其址犹存”。“成周旧邑”怎么理解?原来,周公卜洛初建的都城称“成周”,成周城在今洛阳市东北部汉魏故城附近,而瀍河发源地孟津今古县村一带周初时是穀城县县治所在地,周代时属于周王管辖的地方。到了东周时期,周王仅下辖七个县,穀城县属于七个县中的一个,所以称穀城县为“成周旧邑”。

春秋战国时期,穀伯国的都城名穀城,穀城因建在穀城山下而得名。东周时期,今孟津县城西部有一个小封国名叫穀伯国。穀伯国说小也不算小,按当时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划分,穀伯属于中等爵位,管辖收取赋税的地方至少相当于现在的半个孟津县。

穀城山的名气很大,是中国农耕文化的发祥地,穀城山因炎黃二帝在此种谷而得名。汉司马迁著《史记卷四十三》释“谷”:“夫牛耕田种谷,至秋则收之,成熟之义也”。

穀同谷,谷这种农作物在穀城培育诞生,古代的穀城就是今孟津县横水镇的古县村。紧邻古县村西有阎庄村、小古县村。阎庄村南、小古县村北的圹原古称伊洛门。《水经注疏卷五.河水四》:“河水又东合庸庸之水,水出河东垣县宜苏山,俗谓之长泉水。《山海经》曰:‘水多黄贝,伊洛门也’。其水北流,分为二水,一水北入河,一水又东北流注于河。”

今横水镇小古县村北的洼地里有一条南北向的大路,这条大路东边的水向东流往瀍河,大路西边的水向西流注入上梭罗沟。由此可知,小古县村北洼地这条南北向的大路所在地就是《山海经》中所说的伊洛门。

关于伊洛门今洛阳学者有三种解释:一解是古代的伊河、洛河在洛阳交汇后向北流,经今横水河注入黄河。后因地质变迁,地壳隆起,伊河、洛河不再向北流。虽然古伊河、古洛河的河道已经不存在了,但后人仍然称这个地方为伊洛门。

第二种解释为:伊洛门就是古代洛阳通往孟津县河清渡口的北部门户。

第三种解释为:伊洛门西边的水流入梭罗沟中的横水河,东边的水流入瀍河,伊洛门就是梭罗沟中的横水河和瀍河的门户。以上这三种解释似乎都有依据。

其实,伊洛门南北的两座山古代称“缺门山”,缺门山就是伊洛门。缺通阙,缺门山就是阙门山,这里两山相对,和洛阳龙门山相似,所以缺门山又称伊洛门。

嘉庆版《孟津县志卷之八.仙释》中记载了一个有关平常生的故事。故事中说,平常生世居穀城乡,几次死去之后又活了过来。当时发大水,一乡的人受灾。平常生站在缺门山头大声呼喊:“平常生在此!”五天之后,云雨才停止,天气转晴。百姓们上山寻找平常生,只见到了一条破被子和一根旧皮带。数十年之后,有人在陕西华阴县见到了平常生,这时候平常生是看守华阴县城门的一个门卒。

伊洛门所处之地就是瀍河的北源,也是瀍河的的主源,古时候这里芦苇遍地,竹林掩映,溪流潺潺,地下经常能听到龙吟之声。

2.瀍河中源

瀍河中源在今孟津县横水镇寒亮村西,《孟津县志》称:瀍河源头在“县西七十里平冈之上,突起重峰,土腴泉甘,弯环如抱。成周旧邑,其址犹存”。“迤北为朁亭山,朁一作潜。《明史》作‘簪’,《洛阳府志》作‘赞’。疑为误称”。朁亭山“在县西七十三里,宜苏山之南。盘踞平旷之野,耸出冈阜之表,瀍水出其北麓”。《仙传拾遗》:“赫苏曜迹於潜山”。“按,赫胥即赫苏氏”。汉代孔安国《尚书注疏卷第六》:“瀍水出河南谷城县濳亭北,东南入洛”。清张澍《养素堂文集卷二十一》:“赫苏曜迹于潜山”。这里所说的赫苏氏,又名赫胥氏、华胥氏,其实就是伏羲氏和女娲氏。

今孟津县横水镇的寒亮村西有瀍源湖,湖水最深处达12米,瀍源湖就是瀍河的中源。

朁亭山又称朁山,西汉时朝廷在朁山上建有一个驿站,驿站边建有一个亭子称朁亭。朁亭,又称街邮亭,是朝廷来往公使和商旅行人歇息的地方。

3.瀍河南源

今孟津县横水镇文公村是瀍河三个源头中的南源,文公村南北两侧的山称宜苏山。

宜苏山之名载于《山海经》,清嘉庆版《孟津县志》:“宜苏之山,亦曰苏山,因山多紫苏而名,或谓古赫苏氏之墟也”。墟,指村落,“赫苏氏之墟”就

是伏羲氏和女娲氏住的地方。清嘉庆版《孟津县志》:“……又东为和山,在县西柿林堡。今孟津县横水镇穀城山和穀城山之南,即今孟津县横水镇寒亮村、文公村一带之邙岭,史籍中称为宜苏山,今人称苏山。

今孟津县横水镇文公村西的圹原中有一道沟洫,常年水流潺潺,这里就是瀍河的南源。

4.三源会流

瀍河三源的中源就在今孟津县横水镇寒亮村西洼,瀍河中源的水从地表自流涌出成为一条小河,小河流经寒亮村后又流经会瀍村,由于小河一路有两岸众多泉水注入,瀍河出会瀍村后水量逐渐加大。瀍河出会瀍村后,有瀍河北源古县村主源水加入,所以瀍河中源和北源会合处的村子名会瀍村。瀍河南源文公村流出之水自今孟津县马屯村和中源、北源水相会,自此瀍河三源并流,真正的瀍河基本干流自马屯村形成。

按地形地势的海拔高程来说,瀍河三源之中以寒亮村西洼的瀍河中源位置最高,然而中源的水势最旺而且水自地表涌出,出地成河。瀍河南源、北源所处的位置明显低于中源,瀍河三源源头的水均为小股流泉汇集成溪,这一自然现象实在令人惊奇。

清光绪戊戌科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洛阳籍诗人林东郊游瀍河之源时作诗道:“山翠入城来,游山出城去。回看城阙尘,入在云深处。”

(0)

相关推荐

  • 洛阳名人辈出,孟津县横水镇文公村,走出一位唐代大文豪

    作者:孟津旅游 孟津坐落在洛阳北方,是古代黄河上的一个重要渡口.相传武王伐纣时,八百诸侯会盟于此,所以称为"盟津".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走进横水镇,了解文公村名字的由来! 韩愈自小跟 ...

  • 探密内家拳:神秘的内功到底是怎么练出来的

    一说起内家拳,大家都会想到内功,而内家拳三大拳种,无论是太极,形意还是八卦,也都有内功这个说法.那么内功到底指的是什么,又如何练出来的呢?在这里我只说说自己看法,有哪位大师觉得不对的话请指正下,先谢谢 ...

  • 探密内家拳:科学解读内家拳将人打飞秘密

    上回我说了下内家拳的发力原理,很多朋友都有评论,非常感谢大家.看到大家一说内家拳,有人会想到气,有人会想到内功,整的很高大上似的,当然这么讲也没毛病,老祖宗就是这样教的嘛.不过我这里想说,这其实是练功 ...

  • 探密内家拳:你的师傅没告诉你的桩功的秘密

    桩功,内家拳必不可少的入门基本功.不论你学的是形意拳也好,八卦掌也好,太极拳也好,在你入门的第一天师傅就会告诉你先站桩.桩功就像是盖房的地基,只有基础打的好,以后才能稳固. 桩功是增长功力的,可是不知 ...

  • 古国探密——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东北史前玉器!

    在中国的商.周古墓中,常见有红山玉器的出土,由此可见,红山玉器最少在三千多年前就已经开始流失.1895年至1909年,日本人鸟居龙藏先后三次到中国东北进行"考查",亦是满载而归.1 ...

  • (6)[转载]探密大山深处克木人村

    原文地址:探密大山深处克木人村作者:年波也则 <寮北游>探密大山深处克木人村 在亚洲中南半岛北部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泰国和我国云南西南部山区,分布着一个跨境而居的文化种群__克木人, ...

  • 【探秘 tànmì 探密】

    [释义] 探秘:探索秘密或奥秘. 探密:探究秘密. [辨析] ①这两个词都是动词,有一相同语素"探",都有试图寻求发现隐蔽不为人知的事情或事物. ②二者词义偏重不同.秘:秘密或奥秘 ...

  • 探密!谷歌亚太总部,据说这里是全人类最想要的工作环境!

    今天去了一个地方 然后忽然整个人就不太好了 同样都是工作 环境和环境比起来差太多了 真是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为什么要让我知道世上还有这种工作环境? 苍天呐! 早就听说谷歌在小坡的亚太区域总部 是个去了 ...

  • 档案里的流金岁月——探密苏州市园林档案馆

    文/丹青 倪乐贤 苏州市园林档案馆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专业收集.保管.研究园林艺术.工匠技艺.文脉传承.历史记忆等众多领域的特色档案馆.苏州园林档案馆的LOGO可以做如下解读:LOGO分成左右两个部分, ...

  • 第2704《奉天文刊:春风细雨》作者:张果老 爱的探密

    作者简介 张果老   真实姓名张国仲,系黑龙江省音乐文学学会,音乐家协会,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诗歌网会员. [爱的探密] 爱是神圣的 爰是高尚的 爱是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