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抗联战士回忆:周保中误入敌人包围圈,日伪军竟然朝天开枪

(0)

相关推荐

  • 冲出包围圈(淮西抗日烽火之二)

    冲出包围圈 徐友训生前口述  徐功利追记 我原是新四军"淮西独立团"三连二排的战士,族侄徐作兰在二连. 记的有一次,我们连队在水家湖朱家巷的一个村庄里休整,三个排不聚集一起,各排分 ...

  • 1942年11月23日夜,上千名群众,被...

    1942年11月23日夜,上千名群众,被困在胶东马石山的一个山沟之内,在枪炮声中惊恐莫名.越来越近的枪声,也预示着日伪军的包围圈,正在不断地收缩,而一旦被日军发现,眼前这些手无寸铁的妇孺老人,下场必然 ...

  • 东北抗联中坚持最久的小分队--双龙队

    黑龙江省拉林河沿岸,山高林密,人烟稀少,交通闭塞. 七十多年前,有一支抗联小分队,在与上级失去联系后,退入深山,孤军苦战. 他们坚持了5年之久,甚至不知抗战胜利的消息. 党史人员在一张当年日本关东军的 ...

  • 巾帼英烈——“八女投江”记

    1937年的芦沟桥事变,开始了全国的抗日战争.消息传来,已经沦陷六年的东北人民群情激愤.东北抗日联军队伍也在新的抗日高潮中,迅速扩大到三万多人.他们奋勇作战,沉重打击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的殖民统治,牵制 ...

  • 抗日英雄八女投江的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的1938年10月,以冷云为首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官兵,在指导员冷云率领下,与日伪军展开激战.她们主动吸引日伪军火力,使部队主力 迅速摆脱敌人的攻击,但却被敌军围困河边.在背水战至弹尽的情 ...

  • 巾帼战士 八女流芳

    秋风又起,牡丹江的支流--乌斯浑河在漫漫草木枯黄中静淌,"乌斯浑"是满语,有凶狠的河流之意,在滚滚河流的远处,有一座高耸的纪念碑,碑上刻着"八女英魂光照千秋"八个大字.八 ...

  • 浅议周保中遗著对东北抗联史研究之贡献

    2016-07-06 16:14:06 来源:黑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 作者:马莉亚 周保中是东北抗日联军和东北党组织的领导人之一,亲身经历了东北十四年抗日斗争的全过程.建国之后,他撰写和整理了许多有关东 ...

  • 《近代名将传奇·五十五》周保中:东北抗联创始人,足以授元帅军衔

    历史客栈原创视频:<近代名将传奇·五十五>周保中:东北抗联创始人,足以授元帅军衔 ----下面是文字版---- 1955年授衔时,八路军出了九位元帅,新四军出了一位,代表了抗战时期的两大山 ...

  • 抗联名将周保中,保送一朝鲜族少年上军校,43年后少年成我军上将

    1951年,抗美援朝期间,美国凭借着自己的制空权优势,疯狂打击志愿军后方,企图通过轰炸铁轨和公路等方式,切断志愿军的物资运输,这就是当时在朝鲜战场上有名的"绞杀战". 当时正值8月 ...

  • 1985年,黑龙江退休职工发现USA电台,周保中夫人:抗联遗留的

    1985年8月29日,资源丰富的黑龙江省大山里,迎来了绥阳林业局退休职工梁勇等一行人,他们上山的目的是为了采集松茸等野货,以此补贴一些家用.突然,梁勇在寒葱河林场作业区的一处岩石缝里,发现了一个样式怪 ...

  • 抗联领袖周保中,为4野提供19万兵力,但却犯了大忌错过授衔

    东北的抗联大名鼎鼎,实事求是地说,抗联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并不比八路军和新四军差.抗联的主要领导人都是中国共产党员担任,他们同日军进行了14年之久艰苦战斗,牵制了76万关东军,极大的支援了全国的抗战.并 ...

  • 1985年,偶然发现秘密USA电台,周保中夫人查看后热泪盈眶

    1985年8月29日,黑龙江省宁安县绥阳林业局柳桥沟林场退休职工上山采松茸时,在石砬子缝里发现了一个油布包裹,打开一看,是一部标有"USA"字样的电台和修理工具,还有一本学生字典, ...

  • 朱宏启:白子将军周保中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欢迎指导,期待赐稿,体裁不限.诉说灵魂情感,传播社会万象,品论人生得失,关注百姓喜乐,倡导原创,感谢 ...

  • 【每天老照片】-1万-3403-正在围剿东北抗联战士的日寇实拍照

    本组老照片反映的是抗战期间,正在围剿东北抗联战士的日寇真实影像. 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最早.坚持抗日时间最长.条件最为艰苦的一支人民抗日军队.在独立坚持游击战争的14年中,牵制76万日军,消灭 ...

  • 【每天老照片】-1万-5692-正在围剿东北抗联战士的日寇实拍照

    本组老照片反映的是抗战期间,正在围剿东北抗联战士的日寇真实影像. 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最早.坚持抗日时间最长.条件最为艰苦的一支人民抗日军队.在独立坚持游击战争的14年中,牵制76万日军,消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