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画收藏的禁忌
相关推荐
-
【杨礼吉】龙潭风物活生生——对周霖先生艺术人生及绘画成就的认识
[编者按]有道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作者杨礼吉是丽江本土著名画家,对纳西族绘画深有研究,本文对周霖先生的艺术人生及绘画成就做了独到的解读.作者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参加周霖先生在 ...
-
热议:国画作品按平尺论价合理吗?
热议:国画作品按平尺论价合理吗? 2018-05-17 10:53 [编者按]近年国画作品按平尺论价已成趋势.画廊及拍卖图录上除标明作品详细尺寸外,还要特别注明约多少平尺.一些莫名其妙的画家作品市场行 ...
-
这不是炭笔素描,这是焦墨山水,张仃绘《桃花溪》
桃花溪在黄山,因溪水源头在黄山桃花峰北侧而得名.一道溪水,从峰顶向下流淌,途径桃花潭.白龙桥.最终在白龙桥下形成瀑布,欢快奔流.如果让你据此美景画一幅山水,你该怎么画呢?你敢不敢,不用颜色只用浓墨画出 ...
-
【国画欣赏】金城《水阁待客》:博古通今,回归传统
金城是近现代著名画家,他开创了京津画派.在他的吸引下,北京.天津两地的国画名家聚集一处,共同研究传统技法.如果对金城这个名家感到陌生,那么提一个他的弟子就都有印象了.陈少梅初到北京的时候,就是投在金城 ...
-
他的翎毛画太美了!获徐悲鸿的高度赞扬,不愧为中国画坛翎毛第一人
国画写实派真正的艺术大师刘奎龄,熟悉他的人并不多. 国画大师徐悲鸿是他的知音,就连毛泽东主席都曾当面称赞:"博古通今,刘氏出人才!". 他是动物画一代宗师,被誉为"全能画 ...
-
月影孤鸿话别情,赵少昂绘《晓风残月》
宋代著名词人柳永写过一首<雨霖铃>,描写了有情人分别的场面,抒发了缠绵悱恻的离愁别绪.后人对这首词评价极高,认为是描写离别之情的典范.这种情景交融的作品,很适合画成一幅画,让人直观感受到情 ...
-
浅谈国画收藏
相比起钱币收藏,国画收藏的艺术气息就有浓厚得很多.纵观中国历史文人骚客举不胜举,存留在古代书画上的不只是奇异的山水风光,它上面还结合了书法艺术相传承.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古国.流传于市 ...
-
浅谈国画荷花的寓意
金艺丹青2019-07-08 11:20:49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荷花作为中国的十大名花之一,它不仅花大色艳,清香远溢,凌波翠盖, ...
-
玩砚的入门知识——下篇:各大名砚的石品浅谈(收藏知识分享)
玩砚,玩的是一种对文化内涵的探究,是对于古代文人传统审美的向往.老杨整理分享的上篇,受到众多藏友的支持.老杨深感欣慰与感谢.在决定做"老杨玩收藏"这个号时.老杨曾徘徊过.质疑自己, ...
-
浅谈国画的“气韵”
原文地址:浅谈国画的"气韵"作者:-壶润-茶香- 中国画的"气韵"之说,始自六朝南齐人物画家谢赫的<古画品录>,六法为:一是气韵生动,二是骨法用笔, ...
-
国画至宝 质朴超然 ——浅谈国画名家黄洪涛先生
中国·洛阳,是中国唯一被命名为"神都"的城市,是中国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都城!大隐于市,小隐于野.就在这人杰地灵城西的一隅,丽景门的北侧,一个不起眼的画室里竟有一位低调的 ...
-
先爱茶,再存茶,增值不过是云淡风轻的结果 | 浅谈茶叶收藏的特殊性
对于收藏,我自知浅薄. 浅薄之意在于不够讲究,不讲究也就意味着对收藏文化不甚了解. 是的,收藏是需要文化支撑的. 文化,不代表藏品的物理价值,却决定藏品的商业价值. 但我爱茶,因为爱茶,自然也存茶,存 ...
-
浅谈茶叶收藏之美 | 好茶收藏的欢喜,远在升值期许之上
有人说,自从有了黑茶,就有了茶叶收藏. 也有人说,所谓茶叶收藏,莫过于图升值也. 我基本认同上述说法.却又忍不住要补充两点: 其一,茶叶收藏,并非局限于黑茶.现实中,六大茶类都不乏有人收藏,只是黑茶类 ...
-
浅谈国画书法用笔
张正存2021-02-11 20:39:32 白描中勾线的得失,意味着作品的失败.所以自古以来,画家们都很重视勾勒,讲求国画中的书法用笔,以保证艺术效果. 线的形态.有曲真.粗细.长短.断续之分,又有 ...
-
浅谈佛像收藏!佛像价格竟然能达到那么高
日前,"高棉的微笑--柬埔寨古代文物与艺术展"在广东省博物馆开展.作为广东省博物馆年度的重头展览之一,此次展览精选柬埔寨国家博物馆收藏的80件宗教题材文物,其中有不少精美铜器. 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