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学习五苓散方证
相关推荐
-
七问五苓散
赖海标 五苓散出自汉末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十大名方之一,具有通阳化气.利湿行水的功效.论中有关五苓散的条文共有11条,分列如下: <伤寒论>中有8条: 第71条:太阳 ...
-
赵永山伤寒讲义•瓜蒂散方及胃气、津液受损辩证
让中医思想因你的关注而变得更有价值
-
渴门(附:干舌燥)
渴欲饮水不止者,文蛤散.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同方.太阳病,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同方.病在阳,应以汗 ...
-
《伤寒六经求真》:第三编 阳明病篇 第四章 阳明病里热病势
今天 第四章 阳明病里热病势 阳明病里热病势是伤寒病因在胃肠引起的阳性抗御过程.在此过程中,胃肠的功能亢进代谢增高,大量的物质交换产生的高热要经由循环传递到体表调节.因而脉象洪大滑数,证见身热恶热汗 ...
-
胡希恕先生当年带教实录:关于六经、八纲
陈雁黎老师整理精心保存了几十年的当年跟随胡希恕先生学习的笔记,真实再现了当年胡希恕先生的经方实践现场. 陈雁黎老师:我有幸跟师胡希恕老师见习(1961年)与期中实习(1963年),去胡老家中听专题讲座 ...
-
大青龙,文蛤汤,五苓散方证鉴别
大青龙,文蛤汤,五苓散方证鉴别
-
五苓散方证
五苓散人 一.药物组成 茯苓(十八铢) 猪苓(十八铢) 白术(十八铢) 桂枝(半两,去皮) 泽泻(一两六铢) 二.核心方证 情况一:烦渴而舌面不干燥.小便不利(亦有尿崩者) ...
-
五苓散方证(如何理解五苓散的渴?)
第71条: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这一条前一半是承接上一条说的,说太阳病当然可以发汗了,如果发汗不 ...
-
用数学公式的方法学习黄连汤方证
发表于: 2020-02-042020-02-04 原文摘录:"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方证探析: 本条核心证为"腹中痛" ...
-
经方五苓散方证实质及利水药使用鉴别
张仲景 五苓散 猪苓十八铢(去皮,味甘平) 泽泻一两六铢半(味酸咸) 茯苓十八铢(味甘平) 桂半两(去皮,味辛热) 白术十八铢(味甘平) 右五味为末,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药 ...
-
经方五苓散方证实质及研究及利水药使用鉴别
张仲景 五苓散 猪苓十八铢(去皮,味甘平)泽泻一两六铢半(味酸咸)茯苓十八铢(味甘平)桂半两(去皮,味辛热)白术十八铢(味甘平) 右五味为末,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药证]经方 ...
-
陈梦云:跟师学习五苓散的体会
<经方>杂志 第20160825期 跟师学习五苓散的体会 作者/陈梦云 本文由"135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五苓散是针对"水桂枝"体质的一张良方,在 ...
-
从气机运行辨析五苓散方证
中国中医药报 2010-04-08 □ 杨晓慧 河南中医学院 臧海洋 江苏省新沂市中医院 五苓散出自医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一书,书中涉及此方证之条文共计8条,对该方的系统分析一直以来 ...
-
▲▲从气机运行辨析五苓散方证
作者□ 杨晓慧 河南中医学院 臧海洋 江苏省新沂市中医院 <五苓散>出自医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一书,书中涉及此方证之条文共计8条,对该方的系统分析一直以来见解颇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