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所:黄金期货制度创新力争五个突破

“继续做深做细现有贵金属品种,促进期货市场功能发挥。”4月28日,上海期货交易所(下称“上期所”)黄金钢材部总监李俊伟在《全球黄金年鉴2015》中文版首发式上表示,2015年,上期所将继续推进黄金期货的制度创新和改革,力争做到五个方面的突破。

一是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配合“一带一路”的国家发展战略,加快贵金属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使原油期货在外汇、海关、税收等方面取得政策突破,并推广复制到贵金属期货品种,通过境外客户的广泛参与,提升现有品种的国际影响力,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客观需求。

二是尽快上市黄金等商品期货期权,提升产品金融属性,努力实现品种系列化和多样化,推进上期所向国际化衍生品交易所的方向转变。

三是进一步完善黄金、白银合约和业务规则,继续推进黄金期货交割业务的制度优化和创新,研究探索贵金属期货连续交割的可行性。

四是逐步加深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类机构参与贵金属期货市场的程度,探索中小银行参与贵金属期货市场的方式。

五是力争实现连续交易开始时间提前至20时,有效覆盖欧美交易时段和经济数据发布时点,积极研究长假连续交易方案。

2014年以来,黄金价格不断振荡下行,对全球黄金行业的影响不断加剧。在此背景下,国内黄金行业一方面加强管理,降本增效;另一方面也在加强金融工具的学习和使用,对金融工具的需求日益增加。

“上期所一直致力于期货知识的普及及黄金期货的推广工作,特别是在当前背景下,非常希望黄金期货能够为企业服务,成为国内黄金企业改善财务、渡过难关的有效工具。”李俊伟表示,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上期所在过去一年里针对黄金期货推出了多项举措,有力地保障了我国贵金属期货市场的功能发挥和健康发展。

2014年,上期所进一步完善黄金期货合约,修改了黄金期货合约交割月份、持仓梯度保证金基准值等内容;同时,为了吸引更多的国内黄金精炼企业注册交割品牌,还修订了《上海期货交易所贵金属注册管理规定》。上期所批准中信银行、广发银行成为非期货公司会员,继续推动券商、基金等特殊单位法人参与贵金属期货市场,进一步吸引金融机构参与贵金属期货市场,优化投资者结构。

2014年,随着银行、基金、券商等金融机构的不断参与,可以参与黄金期货自营交易的商业银行数达到17家,办理了开户手续的特殊单位客户共计1960家,同比增长249.73%。其中,商业银行的持仓占比经常超过五成以上,金融机构作为“市场稳定器”的作用日益显现。此外,上期所还进一步优化套期保值电子化管理系统,在满足申请条件的基础上,适当放宽套保审批额度。

2014年,上期所的黄金期货成交量为4773.08万手,同比增加18.81%;成交金额119826.28亿元,同比增加11.89%;年末持仓19.48万手,同比增加13.93%;黄金期货交割量为3651公斤,同比增长28.52%,月均交割304.25公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