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恩桂: 叔

(0)

相关推荐

  • 清且涟猗 || 编席

    清 且 涟 猗 风 流 著 底 片 编 席 一轮清辉被院子里那棵刚掉光了叶子的老枣树梳散,滑落在地上.父亲正在推着碌碡轧篾子.推过去又拽回来,反复多少遍.刚刚破好的秫秸,随着碌碡的滚动啪啪作响,推杆的 ...

  • “家故事”征文|谁是左坚吾

    “家故事”征文|谁是左坚吾

  • 【怀念我的邻居叔】/ 刘展国

    怀念我的邻居叔 刘展国 叔走了,这次走的太突然了. 叔是我的邻里,距离我家不远,叔的年龄今年六十六岁,按理说叔的这个年龄正是老当益壮的年纪,也是该享受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的年龄.这个年龄从数字中迷信点应 ...

  • 《母亲、炕席》 ​ 文/达古拉

    <母亲.炕席> 文/达古拉   主编/幽兰公主 北方已经又是冬日,无聊时,看着窗外呼啸的北风吹得正起兴,我忽然想起了母亲年轻的时候.我的思绪也回到那记忆的从前. 母亲是个老三届毕业生.在当 ...

  • 【行走在乾县】失传的手艺消失的行当(三)编席、补席

    失传的手艺消失的行当(三)编席.补席 文/祝忠建    乾州蕞娃 芦苇席子,农村二三十岁的年轻人知道,城市的年轻人就不一定知道它是何物了. 北方气候干旱,冬季漫长寒冷,过去在农村几乎都睡"土 ...

  • 《高粱杆:夹障子、穿盖帘、蝈蝈笼子——故乡纪事098》

    在几十年前我们的农村,如果说玉米面属于粗粮,那么高粱米就属于农民自己默认的"细粮",所以,种植面积第二大的就是高粱了. 比较玉米又粗又壮又矮的秸秆来说,高粱秸可以称得上全身是宝,能 ...

  • 编炕席的记忆

    维编炕席的记忆2019-01-24 阅读276家乡的冬天格外寒冷,生产队里打完场了,粮食都已收仓入库,野外一片白茫茫冰天雪地.学校放寒假了,我就和家人一起投入到编炕席的热闹之中.我对编炕席印象极为深刻 ...

  • 刘恩桂: 悄悄(外三首)

    [总第139703期] 悄  悄   作者:刘恩桂 幸福悄悄地来 祸也是 被一枚落叶 砸了 胆小的头发 都吓白了   往后日子 摘不去霜   悄悄    "秋"--   2021  ...

  • 刘恩桂:和风抽烟(外三首)

    [总第1340002期] 和风抽烟(外三首) 作者:刘恩桂 田间的小风 混熟了 身前身后的转 和我抢抽一支烟 我一口 它一口 我过瘾 它解馋-- 只要它 碰上你吸烟 别想撕开 它的粘-- 好家伙 什么 ...

  • 刘恩桂:春天的燕子(外三首)

    [总第140202期] 村庄的燕子 作者:刘恩桂 觅食   靠求生存的翅膀 去了南方 大南方-- 抱团走的 又抱团返乡 难为它们了 乡愁联了网 心藏着 回家的 路线图一张-- 一个村名下 像没吵过嘴 ...

  • 刘恩桂:闪小说五篇

    [总第139303期] 闪小说五篇 作者:刘恩桂 小鞋 我的脚穿四十一号码的鞋. 换季了,老伴儿,去镇子里,给我买了一双北京布鞋.她记错了我穿的鞋号了,买了四十号码的,我的脚也能穿进去,就是有点顶脚指 ...

  • 刘恩桂:袁隆平

    [总第141201期] 袁 隆 平 作者:刘恩桂 你的眼睛 我的眼睛 他的眼睛 被一位 写进黑框里的名字 牵扯出了痛 袁隆平 走了 这位杂交水稻之父 走了 谁不悲痛? 眼睛   擦拭了几回 总擦拭不晴 ...

  • 刘恩桂:清明(外四首)

    [总第137002期] 清明(外四首) 作者:刘恩桂 清 明 没有名字的 七烈士   墓碑前 有我的泪眼 墓碑   很像课堂上的黑板 隐约的粉笔字 在回忆抗日战争的硝烟一一 赶走小鬼子 保我江山 民族 ...

  • 刘恩桂:半碗茶(闪小说)

    [总第136703期] 半碗茶(闪小说)   作者:刘恩桂 老张头儿,手里端着一个饭碗,里面盛着半碗像茶水的液体.来到村上,找村长,告状. 老张头儿,七十多岁了.有五个儿女,四个女儿,一个儿子. 为了 ...

  • 刘恩桂:“给妈了”(闪小说)

    [总第136302期] 给妈了(闪小说) 作者:刘恩桂 快到大年了,孝心的儿女,给父母拿些钱,尽尽孝道,都是很正常的事. 王二,打算给母亲和丈母娘,每个人孝敬一千元,估计老婆那通不过,就把给丈母娘的那 ...

  • 刘恩桂:浪淘沙(外五首)

    [总第136202期] 浪淘沙(外五首) 作者:刘恩桂 浪淘沙 岁月的水 涛声没断 浪淘沙不止是 一个词牌的名片 穿了黄马褂的砂粒 洗掉颜值 露出破绽 再不能以金子的名誉 招摇行骗-- 泥沙里的金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