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展作者:别把《礼器碑》的线条写的过于纤细,否则会气血不足
相关推荐
-
书法加油站 | 书法的圆笔和方笔是怎么看的出来的? 如何用笔写出
"如何理解书法线条中圆和扁的问题?"首先纠正一下,书法线条有圆和方的说法,没有扁的说法.因为书法线条是没有扁这个概念,只有字的体型有扁的概念.例如,扁是隶书多见的字体形态.楷书就没 ...
-
郑州大学书法学院2020级1班汉碑临摹结课作业展
汉碑临摹结课作业展 --2020级1班 前 言 隶书,有秦隶.汉隶等,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根据 ...
-
为什么感觉清代篆书与秦代篆书有很大不同?
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你对篆书很有研究.确实,在清代,随着碑学的崛起,篆书呈现出与秦代小篆较为不同的面貌. 碑学的兴起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两个重要原因是:一是,为了逃避严酷的"文字狱&quo ...
-
干货!《袁安碑》原石及拓片全部单字高清照片 详细解析
蔡邕在<篆势>中对汉代篆书风格特征及审美标准进行了描写:"字画之始,因于鸟迹,仓颉循圣,作则制文.体有六篆,要妙入神.或象龟文,或比龙鳞,纡体效尾,长翅短身.颓若黍稷之垂颖,蕴若 ...
-
上 | 零基础想学毛笔?入门指南看这里!
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为了给初学的书友们讲清楚明白,所以将会分为上.下两期. 这两期的内容里,我们会深入聊聊初习毛笔到底怎么学?以及有哪些重点事项需要注意. 毛笔即是软笔,有了学习软笔这个想法,我们 ...
-
入展作者创作手记:别把《礼器碑》的线条写的过于纤细,否则会气血不足
李爱玲隶书中堂当代,有很多人在学习<礼器碑>,并且很多人的作品以<礼器碑>为风格在展览当中入展.获奖,我就是其中的一个.记得2001年在央美进修时初学隶书,就是以<礼器碑 ...
-
【聚焦国展】12届国展作者亲自告诉你如何写投展作品(行书篇)
[大字行书] 颉江泊 甘肃 245x126cm <文心雕龙>一则 创作手记:余书自二王入,于<集字圣教序>及二王手札用功颇多,然未有大进,故退而习南宫,又入偃师求学月余,受教于 ...
-
国展作者感言:我特别喜欢用界格写魏碑的感觉
李军十二届国展入展作品我二十岁走上教师岗位,从事美术.书法教学,也就开始了书法学习.先后临习了<九成宫醴泉铭>.<神策军碑>.<颜勤礼碑>.<多宝塔>等 ...
-
国展作者谈临帖和创作:写好字需要“聪明的脑袋 扎实的功夫”
关于临帖观近现代之大家,大多师出名门.然而最终的造化则在于自己.平时临帖.创作,写书过程中时常有些小感悟,顺手便以小纸条记下,没有诸多的理论,只是在实际书写过程中的一些总结.临帖"像&quo ...
-
国展入展作者创作手记:我写赵之谦总有意外之趣
王兆会十届国展行书作品十届国展我投了四幅作品,一草一楷,一大字行书一小字行书.大字行书用来问路,小行书和草书是主打,结果是草书先在上海展区入展,大字行书又在广西展区获了奖.我这人学书很不安分,小楷刚有 ...
-
12届国展创作手记告诉你如何写大字行书中堂(整纸)
[五行大字行书中堂] 颉江泊 甘肃 245x126cm <文心雕龙>一则 创作手记:余书自二王入,于<集字圣教序>及二王手札用功颇多,然未有大进,故退而习南宫,又入偃师求学月余 ...
-
【赣雩文艺】作者:刘文水《写在母亲节!》总第927期③2021年第133期③
(点上面播放按钮可赏听音乐哦) 写在母亲节! 作者:刘文水(沧浪之水) 紫云西去凝春雨,逝水东流百折磨. 母爱至柔如脉泽,慈恩天下送碧波. 堪怜世上苦娘多,磨大儿孙成枯荷. 明月清池凄如许,犹忧子单受 ...
-
国展获奖门道太深[what]写对联只要落...
国展获奖门道太深[what] 写对联只要落款靠下,必定落选[玫瑰] 落款的潜规则是在下联的第一个字.第二个字中间左侧,一旦靠下很难入展[泪奔] 落款靠下是谦虚,现在落款靠下就不适合展厅效果了 推荐本人 ...
-
东汉张寿碑,国展作者喜欢的隶书长这样!
东汉张寿碑 原刻 民国拓本 尺寸 86.84*69.43厘米 墨拓本 ▼ 朱拓本 ▼ 局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