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史鉴:荀子神位为何会被移出孔庙?
相关推荐
-
教师节特辑 | 圣贤师道,古来有矣
导语 古代中国,视教育为民族生存的命脉,四五千年前已经开始了有组织的教育活动.随着中国文化的不断积累,到春秋战国时期,"私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组织形式开始发展起来,出现了一批民间 ...
-
古代格言警句欣赏
古代格言警句欣赏
-
倪培民:孔子后,孟子荀子、董仲舒司马迁如何“弘道”?|倪培民|孔子|孟子|董仲舒|荀子|儒家
倪培民,美国格兰谷州立大学终身教授.曾任北美中国哲学家协会会长.国际亚洲哲学与比较哲学协会会长.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等职 [导读]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中 ...
-
古语励志名言85句
古语励志名言85句
-
2000年孔庙人物之大变局:孟子成圣,荀子退出,朱熹成了大赢家
孔庙"四配""十二哲"的最后确定 "四配""十二哲",是孔庙里陪祭孔子的历代圣贤,"四配"是孔子像两 ...
-
论语史鉴:百谷之神——后稷
第六篇第7章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回:即颜回,字子渊,春秋时期鲁国人,生于公元前513年,卒于公元前482年,享年仅32岁. 颜回是孔子早期弟子 ...
-
论语史鉴:为政切不可“不敎民战”、“不敎而杀”!
第十二篇第19章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季康 ...
-
论语史鉴:中国历史上六个重要的“梦”
论语史鉴:中国历史上六个重要的"梦" 2021-06-21 09:30·冬晖学堂 第七篇第5章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甚:尤安乐也.从 ...
-
论语史鉴:先商圣王简史
第十三篇第12章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王:天下所往也.指事字,其甲骨文像斧钺之形,"王"便是以斧钺象征王权.本义是古代的最高统治者. 秦汉以后,帝 ...
-
论语史鉴:华夏第一女诗人——庄姜!
第三篇第8章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 ...
-
《论语别裁》
《论语别裁》
-
《论语·述而篇第2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反映了孔子怎样的精神面貌?
7·2 子曰:"默而识(音zhì志)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识:读四声,记住.厌:厌烦.满足.诲:教育,引导.倦:疲倦.何有于我哉:对我有什么难呢? 孔子这句话的 ...
-
学习的力量一小磊学《论语》 之“升车,必正立”
[原文]10.16 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 [白话译] 上车时,身体一定先站直,然后拉着扶手带上车.在车内不回头看,不高声说话,不用手指指指点点. [注] 绥:上车时扶手用 ...
-
春秋战国历史人物——荀况荀子(战国末期赵国思想家、教育家)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qu ...